原本,杨一清应沉浸在铸就青史留名壮举的喜悦之中。
然而,当李文渊那冰冷的身躯静静躺在验尸官担架之上,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猛然袭来,笼罩了心田。
即便李文渊的面容依旧挂着满足与安详的微笑,杨一清的心头却莫名地涌起一股空虚与失落,仿佛生命中某个重要的篇章,在此刻戛然而止。
他本设想与李文渊共饮美酒,颂扬其孤身奋战的非凡勇气,甚至已筹备好为其请功授勋。
然而,命运弄人,李文渊竟在最辉煌的顶点,选择了以悬梁自尽的方式,骤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杨一清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样的心境与抉择,能驱使这样一位英雄做出如此决绝之举?
怀揣着满腹的疑惑与不舍,杨一清将希望寄托于李文渊留给他的那封遗书之上。
轻轻抽出信件,只见字里行间,寥寥数语,却饱含深情。
李文渊首先表达了对杨一清在宣府期间关怀备至的感激之情,更盛赞了杨一清等人指挥万军,大破敌阵的壮举。
正是这场胜利,为他后续的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底气。
信中特别提及,谈判之所以能成功,全赖大明军威之盛,足以震慑一切宵小之徒。
这句话不仅让杨一清倍感振奋,也让他对李文渊的英年早逝感到无尽的惋惜。
从字里行间,杨一清深刻感受到李文渊的才华横溢与对时局的敏锐洞察,以及他那份难能可贵的谦逊与博大胸怀。
如此青年才俊,本应在朝堂之上大展鸿图,为何却要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一股强烈的探求真相的冲动涌上心头,杨一清几乎忍不住想要拆开李文渊留给韩文的那封信,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然而,这份尊重与好奇交织的复杂情感,最终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选择让这份秘密与李文渊一同安息。
王阳明所受此事冲击颇深,尽管他与李文渊会面寥寥,但仅有的两次相遇,李文渊所展现的深刻形象已深深刻印在他的心间。
那是一位视死如归的勇士,自踏入宣府那一刻起,便显露出对死亡的无畏,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给予周遭人无比沉稳的力量。
在草原之上,他竟能说服刚刚取得大胜的达延汗,且对草原部落的局势了如指掌,其才华与胆识令人叹为观止。
如此人才,无论是置于朝廷兵部运筹帷幄,还是派遣至边疆领兵作战,都应是朝廷宝贵的人才。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正值壮年、年仅三十余岁的李文渊,竟在人生巅峰之际选择了自我终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王阳明深知,这背后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文渊的棺椁,随着押送宣府罪员回京的张永队伍,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
李文渊的离世,如同一层厚重的阴云,笼罩在原本应充满喜悦的宣府上空。
历经五日的漫长旅途,一行人终于返回京师,穿过城门,步入皇宫。而关于此事的消息,早已在三天前便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朱厚照得知宣府事务已妥善解决,并由杨一清呈上的奏报中得知,军饷问题亦得到了有效解决。
通过抄没二百余奸商的家产,所获白银竟高达三百多万两,加之尚未统计的商铺、田产等资产,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笔巨款不仅足以解决宣府军饷的燃眉之急,更可缓解朝廷当前的财政困境。
户部长期以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包括先帝葬礼的筹备以及自己大婚的缩减开支,都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朱厚照心中暗自盘算,有了这笔资金,他便可大刀阔斧地推进宣府与大同地区的改革,同时恢复开中纳粮制度,吸引并培养新的商人在宣大一带屯垦。
这些商人不仅将成为边疆的开拓者,还将成为与草原蒙古人进行贸易的桥梁,极大地激发商业活动的活力与热情。
……
户部公廨,韩文看着李文渊给自己的信。
恩师大人钧鉴:
文渊拜首再拜,泣血陈词,以达衷肠。昔者,弟子年幼无知,轻信浮言,误以为晋商所求,乃复兴开中纳粮之策,遂不慎将户部机要泄露于彼。此举非但违逆师训,更置朝廷安危于不顾,罪孽深重,实难赦免。
然天不绝人,命途多舛之中,亦赐我以救赎之机。弟子自请缨,远赴蒙古草原,终促成大明与蒙古贸易市场之开放。此举虽利国利民,然于弟子而言,实乃赎罪之行,非图功名之念。
谈判虽成,弟子却万念俱灰。盖因深知,一己之过,虽经万般努力,终难全补,唯有一死,方能向朝廷、向恩师、向天下苍生,略表忏悔之心。愿以此身,作后世之警。
临别之际,提笔书此遗言,非为求谅,实乃情之所至,不能自已。恩师待我如子,教诲之恩,重如泰山。今以不肖之躯,玷污师门,实乃万死莫赎之罪。唯愿恩师宽宏大量,勿以弟子之过,累及门庭清誉。弟子虽死,犹愿化作春泥,护佑师门之繁荣昌盛。
弟子文渊,就此别过,来生若有机缘,定当再续师徒之缘,以尽未了之情。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不肖徒李文渊泣上。
韩文久久没有言语心痛至极。
其实李文渊真的是自己最得力的弟子,可一失足成千古恨,酿成如此惨祸他百死难赎其罪。
从李文渊请缨赴蒙古的时候,韩文就看出他已经萌生死志,可韩文能阻拦他吗?不能。
按照李文渊的罪行要是暴露的话,得满门抄斩。
现在只是他一个人已经算是救活了他的家人。
而韩文没有打算隐瞒这件事。
西角门朝会,气氛凝重异常。
内阁三位阁老与司礼监的陈宽、李荣、王岳六人,面色皆是阴郁难掩。
宣府风云突变,他们竟成后知后觉,而皇帝朱厚照竟敢绕过他们,亲自调遣大臣,更令韩文与杨一清等人在未经验证命令来源的情况下便贸然行事,此举无疑是对他们权威的一次公然挑战,令人难以容忍。
最令人心悸的是,那位年轻的帝王,端坐于龙椅之上,展现出的手段之冷酷决绝,竟能一举将宣府之乱彻底平息,其行事之果断,令人不寒而栗。
历代帝王不皆期盼治下官员安分守己,以维护盛世之誉吗?
然这位新君,登基未久,便敢如此大刀阔斧,将数十位高级文武官员一网打尽,其魄力与胆识固然令人赞叹。但他就不怕在史书上留下“暴虐”之名?
然而,对于这一切,朱厚照似乎并未过多在意。
在他看来,身为帝王,名声虽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力与手段。唯有如此,方能稳固江山,造福万民。
内阁首辅刘健,面沉如水,满是不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