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归本土文化意识

印度更改国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强调印度的本土性和独立性,回归印度民族主义传统。由于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国家,Bharat作为一个本土名称,更能体现出印度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特点。

如今,印度立志要摆脱英国人给予的India这个名称,自然用符合印度文化传统,同时又是印度别称的“婆罗多”最为合适。于是,Bharat就浮出了水面,成为印度改名的最优答案,也是最好的答案。

因此,印度更改国名意在强调本土历史文化意义,促进民族认同和减少地区划分的影响。

3、与宪法中的国名相一致

目前,印度宪法已经将国名称为Bharat,并在印度宪法前言中表示印度是一个联邦国家。因此,印度要改国名也是为了与宪法中的表述保持一致。

4、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Bharat这一新国名,与原来的India相比,更具国际影响力。在联合国大会中,已经形成了依照国家首字母安排座位次序的惯例。B字母的排序,在美国的A和中国的C之间,寓意着印度超中追美的理想。这一更改,一下子就让印度国名的排序上升了7位,比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G7国家和金砖国家的排名都靠前。

印度希望通过改名来增强其在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中国等其他大国平起平坐。印度此次更改国名的时机,选择在G20峰会这个重要重要场合,目的是,借此机会,进一步放大印度更改国名的效应。

5、国内政治的需要

莫迪试图希望通过更改国名来巩固其执政党地位,印度执政的人民党打算依靠印度民族主义,把占人口85%的印度教徒团结起来。对于印度政府更改国名的做法,国内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予以了强烈抨击,指责印度人民党政府歪曲历史、分裂印度,并以此打压反对党。而印度共产党领导人也表示不理解当局为什么这么讨厌“印度”一词。

对此,印度人民党则对国大党等进行抨击,称应在所有场合使用婆罗多代替印度,并认为改变国名会相应地转变人们的观念,增强印度人的民族认同感。

四、印度更改国名的利与弊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印度更改国名亦是如此。

利的一面面:

1、通过更改国家名称,可以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与“India”相比,“Bharat”更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印度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地理概念,还承载了印度人民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情感寄托。这样一来,印度民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追求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2、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印度人民对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培养他们对这些宝贵财富的尊重之情。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Bharat”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它或许会引发印度人民对自己祖先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浓厚兴趣和敬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促使他们更加珍视并保护自己的语言、宗教、文学以及艺术等传统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3、激发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推动印度经济发展。莫迪政府认为,Bharat这一新国名可以激发印度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印度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之中去。也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不利的一面:

1、新国名的推行可能引发国内分裂与冲突。对于一部分印度民众而言,“Bharat”这个新国名无法全面体现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甚至可能触动他们敏感的宗教情感及相关利益。如此一来,这些民众极有可能对印度政府更换国名的决策表示强烈的反对和抵制。

2、更改国名也将给印度的国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其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部分国家可能对“Bharat”这一国名产生误解或不满,他们或许会觉得印度政府此举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思想的体现,是对他国的挑衅和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可能对印度持冷淡甚至敌对的态度,从而影响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使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对外关系受到严重限制。

综上所述,印度一直都在梦想成为世界大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以取代中国,并把改名看作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关键一步。然而,成就梦想不能仅靠改名,实际上,改名只不过是换了个马甲而已。如果印度仍然没有大国格局,只顾眼前利益,不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对外商薅羊毛,靠玩小聪明赚钱,是不可能树立起良好国际形象的。总之,仅凭改名,印度不可能赢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尊重,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其国际形象。

“印度”这一译名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还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逐渐成为现代印度的称呼,并在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尽管有部分人认为“印度”一词具有殖民色彩,但在现代印度社会中,“印度”依然是一个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名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