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赶忙回禀:“大人,按照您的吩咐,士卒们已经开始每日的训练。虽然有些艰难,但都在努力,训练进展顺利。”

朱桓微微点头,虽然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心中总算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知道,军营的训练对于未来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强军之本,更是护定远县之策。

他靠在床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心中默默想着未来的计划。

这一场军营的建设,只是他宏大谋略中的一部分。

朱桓自从来到,成为定远县的县太爷以来,忙得不可开交。

他不仅要处理繁杂的县务,还要兼顾制盐的生产,筹划定远商会的成立,甚至还要为城防和军营的建设费心思。

最近几天,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没有时间去县衙了解县里的具体事务。

今日,他抽出时间,决定亲自前往县衙看看情况。

朱桓与见才二人一同前往,一路上,朱桓心里想着,县里应该积累了不少问题等待处理。

然而,当他到达县衙,仔细翻阅了公文和报告之后,却发现最近并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

最大的事不过是有乡民上报天气干旱,担心影响秋收,希望县府能提前做好准备。

虽然暂时没有什么棘手的大事需要处理,但朱桓并未感到轻松,反而更加忧虑起来。

因为他发现,县府的仓库在上次为救济百姓拿出大批粮食后,几乎已是空空如也,而县府的账上也没有多余的银两可供支配。

面对即将到来的收成危机,县里仓库里的储备几乎无法应对,更别提接下来还要发放官员和士卒的俸禄了。

朱桓站在仓库门口,心里顿感烦恼至极。

他思索良久,觉得无论如何必须尽快解决资金问题,否则不仅会影响官员和士卒的俸禄发放,还可能动摇他在县里的威信。

想至此,他一时情急,猛然抬脚狠狠地踢了仓库的大门,只听“砰”的一声,大门震得发出巨响。

见才见状,连忙上前劝道:“大人,您何故如此动怒?”

朱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摇了摇头道:“无事,只是这县里的财政现状,实在是让人头疼。”

朱桓知道,事情不能拖下去了,得马上想办法筹措资金。

于是,他带着见才回到县衙,随即命见才去召县丞宋翰林来府中商议对策。

“见才,你去将宋县丞请来。

“是,大人。””

不一会儿,县丞宋翰林赶到了朱桓的府上。他虽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但做事还算稳重老练,在县中也是德高望重。

朱桓对他也很是倚重,宋翰林进门后,见朱桓眉头紧锁,便知事情非同小可,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简单行了个礼后,便站在一旁静候指示。

朱桓略一沉吟,开口问道:“宋县丞,定远商会的事宜进展如何?”

宋翰林答道:“回大人,商会的筹备已经基本完成,所有细节都已敲定,明日即可正式开业。只是,不知大人打算让商会经营何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