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的武将开始有些懵,紧接着就反应过来,脸上跃跃欲试,心里想着:怎么没问我们啊?要论吃肉喝汤,还得看我们啊!
这事我们熟,专业对口!
朱元璋自然是看到他们的神情了,嘴角抽搐了一下,继续问:
“齐盛,你有什么想法?”
“臣愚钝!臣执掌光禄寺也有两年多了,从未听说过这个时节,有肉汤能放一个月的!”齐盛心想着缩头也是一刀,于是梗着脖子说了句真话。
“从未听说过?那只能说明你们孤陋寡闻!”朱元璋不咸不淡地回了句。
你们!
众人都听出了陛下话中的意思,这地图炮,看来是真的不满了。
齐盛没顶嘴,被陛下骂两句没事,要是顶嘴的话,可能下一刻就小命不保了。
“李信,你说呢?”朱元璋干脆直接从六部尚书开始问。
“臣愚钝...”
“哼,是觉得自己愚钝还是觉得朕强词夺理?”
“微臣愚钝!”李信顿首,眼睛望着地板,额头开始冒汗。
“曾泰、任昂、赵仁、王惠迪,你们呢?”
被点到名的几人抖了一下,当下只称自己愚钝。
“朕知道,你们觉得朕这是胡闹、强词夺理,对不对!”
“臣/老臣/微臣不敢!”众人异口同声,心里直吐槽,如果这都不算胡闹,那还有什么是胡闹?
朱元璋撇撇嘴,又点了六科都给事中几人的名字,问他们的意思。
六科给事中是言官,掌谏言、监察,朱元璋为了表示不断绝言路,还是很欢迎他们据理力谏的。
“陛下所言,确实惊世骇俗,况且又无凭无据的...”礼部都给事中站出来说话,一副据理力争,身加斧锯也无所畏惧的样子。
“你们也是这么觉得的?”
“陛下所言,确实闻所未闻!”众人看陛下没有生气的意思,也硬着头皮附和了一句。
“行,朕就让你们心服口服!”朱元璋跟侍从吩咐了一句,早已准备好的鹅颈瓶就被呈了上来。
众人只看见一个像花瓶一样的透明瓶子被端了上来,只是那瓶口...竟然拉长了,在空中弯曲了,形状很像大白鹅的颈部。
侍从听从朱元璋的吩咐,特地站在百官面前,高举着瓶子让众人看清楚,里面的肉汤还清澈,上面还飘着油。
然后侍从又端着瓶子到给众人面前,各展示了一遍。
不会是刚灌进去的吧?众人皱眉,显然是不信的,就这一个奇奇怪怪的瓶子,就能让肉汤不坏掉?
朱元璋自然是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嗤笑一声:
“老五你来说,这肉汤是什么时候灌进去的?”
“启禀父皇,是上个月初三日,儿臣监督着让人灌进去的,此后就一直放在府上未曾有人动过!”周王将时间地点说得明明白白,还特地点明了自己看着人灌进去的。
众人一时惊疑不定,难道陛下和周王,联合起来逗大家?没道理啊!
“朕知道你们不信,赵俊,上个月周王找你工部定做了一个瓶子,是否有此事?”
“启禀陛下,上个月月初的时候,确实有这件事,当时这瓶口还难住了下面的匠人。”工部尚书赵俊对这个瓶子可谓是印象深刻。
啊???
众人脸色微变,开始窃窃私语,明显已经信了几分。
可这...说出去也太过离谱了吧!
怎么可能!
朱元璋看众人的脸色,于是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来人,将鹅颈瓶呈上来!”
很快,侍从们又呈上来了差不多十来个鹅颈瓶,每个部门都发了一个。
一众尚书都不知所措!
“每个部门发一个,回去锁好了,过三天再看是否会变馊变臭,在此之前不要让人靠近!”
“启禀陛下,臣请求陛下赐一个!”毛骧站出来说到,陛下这是极其自信,才会如此找人公证吧。此时瓶子已经不多,他们锦衣卫要一个也是情理之中。
六部官员:???
紧接着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等也各请求赐了一个,不过不够了...
几位尚书捧着瓶子,感知手上还传来温热,他们脸色都变了变,心中想的是,如果陛下搞清楚了了让粮食变质的原因,是否也想出了应对之法?
到时是否能用到各地的粮仓等储存粮食的地方,以减少损失?
这可是头等大事!
怪不得陛下如此循循劝导!
如果说之前,还有一丁点可能是陛下联合周王、赵俊戏耍大家,那么当众赐下那么多的瓶子和肉汤,显然是胸有成竹。
这么大张旗鼓,难道就是为了打自己的脸?
显然不是!
此时,六部之人已经信了,尽管这让人难以置信。
“嘶...这能放一个月的?简直难以置信!”不少人歪头,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林兄,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问我我问谁去?”姓林的官员有些失神。
“有空就多想想,为什么瓶子里的肉汤能放那么久!”朱元璋面无表情,“退朝!”
——
书屋,李长安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东家,那是个看起来四十多的男人,一身儒雅的书卷气质,表情淡然。
李长安没想好怎么打招呼,于是口中蹦出了前世许多人好奇的一个问题,“宋老先生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文章提到的马生是哪里人?现任何职位?”
宋瓒懵在原地...?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胖掌柜、小林等人也懵了,这什么鬼问题?
小方眼前一亮,没想到书屋的东家竟然是老师的儿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