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羊城天空,完全被敌人掌控。时不时就有侦察机悠然飞过,它们如同盘旋的秃鹫,俯瞰着地面上的一切。日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监视之下。
他们的部队调动、兵力部署,根本无法瞒过敌人的眼睛。即使日军动用防空武器进行驱逐,那也只是徒劳。敌人的飞机数量多得惊人,根本不在意损失几架战机。
哪怕被击落了几架,很快又有新的战机补充上来,继续在上空盘旋侦察。
而且,敌人的轰炸战术更是让日军苦不堪言。
他们根本不在意什么准确度,只要发现有可疑的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投下炮弹。
那一颗颗炮弹,如同从天而降的死神,在日军的阵地上炸开,掀起一片烟尘和血肉。在这种轮番打击下,日军的部队集结变得异常艰难。
一开始,他们还能以一个大队的规模进行集结,试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但随着敌人轰炸的加剧,这种集结变得越来越危险。
士兵们在集结过程中,不断被炮弹击中,伤亡惨重。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集结规模缩小到一个中队。
然而,敌人并没有放过他们,依旧持续不断地轰炸。到后来,甚至只能以小队为单位进行集结。
原本以为,一个小队的规模,敌人应该不会浪费炮弹。毕竟,炮弹的制造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十分金贵。可现实却让日军大跌眼镜。敌人根本不在意弹药的消耗,哪怕只有三五个人成群,也会遭到炮击。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只要炸到人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种疯狂的轰炸方式,让羊城内的日军人心惶惶。士兵们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精神高度紧张,时刻担心着下一秒炮弹就会在身边炸开。
在这绝望的氛围中,安藤利吉试图寻找一丝希望。
“我不相信他们的巨炮能一直开火,他们的炮管根本无法承受这么长时间的轰炸,他们肯定会停下来的。”他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给身边的人打气。然而,藤井洋治中将却只是无奈地摇摇头,他根本不相信司令官的这番话。
在他看来,敌人的进攻势头如此猛烈,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已经看不到胜利的曙光,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失败和灭亡。
而他们,只能在这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中,苦苦挣扎,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为什么还不发起总攻呢?”周卫国站在羊城城外的高地上,望着眼前的羊城,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焦急与疑惑,有些着急地问道。
此时的羊城,在战火的洗礼下显得破败不堪,但日军仍在负隅顽抗。
按理来说,现在日军被打得士气全无,防线也在不断被压缩,正是发起总攻的绝佳时机,若能趁乱一口气夺回羊城,必将大大振奋军心。
“会不会是总座有他的想法呢?”徐虎在一旁小声地问道,他的目光也紧紧地盯着羊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猜测。
“应该是吧。”周卫国微微点头,心中却依旧充满了不确定。
他深知战场上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士兵的生命和战争的胜负,总座既然下令停止进攻,继续包围,必定有其深意。
“难道是吸引日军的援军?围点打援?”突然,周卫国像是想到了什么,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围点打援是一种经典的战术,通过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将其作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前来增援,而真正的目的则是歼灭援敌,以达到更大的战略目标。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围而不攻了。这样既能避免在强攻羊城时造成过大的伤亡,又能有机会消灭更多的日军有生力量。
不过,周卫国倒是挺好奇日军为什么还不派援军。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羊城的日军已经陷入了绝境,若有援军到来,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但日军却迟迟没有动静,任由羊城的守军在包围中苦苦挣扎。
“难道是他们已经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的兵力可派了?”周卫国暗自思索着。就这么消耗下去,日军的物资会逐渐匮乏,士兵的士气也会越发低落,最终扛不住的肯定是日军。
到那时,再发起总攻,羊城必将唾手可得。
周卫国想到这里,心中稍安,便继续密切关注着羊城的动静,等待着总座的下一步命令。
另一边的陆裕华确实是抱着将日军华南方面军一网打尽的想法。
他深知日军分散开来的危害极大,那时他们极易狗急跳墙,四处制造破坏,给百姓和抗战局势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他决心在羊城设下天罗地网,将日军的华南方面军全部消灭于此。
然而,他也清楚这并非易事。
日军并非毫无头脑的乌合之众,想要将他们全部吸引过来并一举歼灭,难度可想而知。
但陆裕华有着自己的考量和底气。
他坚信最终扛不住的肯定是日军。在他看来,战争不仅是兵力和战术的较量,更是资源和耐力的比拼。
而他恰好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为他的作战计划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决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巨炮轰炸作为主要手段,对日军持续施压。
在他眼中,只要每次巨炮轰炸能够炸死三五个日军,那便是值得的,都是血赚。
因为这不仅能有效削减日军的有生力量,更能在心理上对日军造成巨大的威慑,进一步打击他们的士气。
陆裕华深知,羊城的这场战役对于整个华南地区的抗战局势至关重要,所以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