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观没有原著中那么冠冕堂皇,威严庄重。
松篁一簇,竹径清幽,楼阁数层,宫殿森罗,有不尽巍巍道德之风,是个漠漠神仙之宅。
全是幻象。
五庄观只是两重园子,一重药圃,另一重还是药圃。
围着草还丹大树一棵。
便是镇元子,也是紧守灵根,不离分寸。
一瞬间,路十三觉得万寿山卓然世外。
说是孤苦伶仃也不为过。
独守净土,镇元大仙。
“十三真人不必客气,随意即可,虚名在外,不可尽信。”
他长袖轻甩,似乎撤去某种禁制。
“方才青气中物事好似对草还丹树甚是亲近,你让他去吧。”
路十三讪笑,放出蕴了‘大道灵光’的‘洛书’,任其投入茂密树冠之中,双手捧起几上清茶,轻啜一口。
这茶不一般,灵气暗蕴。
一口轻尝,顿觉丝丝混沌直入识海;再饮一口,似有滚滚真元沁入肺腑;再要回味时,苦尽甘来,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通透。
镇元大仙目光中流露出关爱之色,清冷的声音似重新焕出温暖:“此茶出自海上,先师名之‘悟己茶’,常饮有识己之功。”
路十三口中讷讷,心思急转。
这大仙似乎不甚善于言辞,也不问个自己来意,也不说个五庄观现状,倒似苦大仇深,寂寞已久。
话题还是自己来吧。
“大仙,贫道途经此地,冒昧来访,也无他事,唯听闻大仙乃是佛陀法会上宾,元始座前常客,因我孺慕元始天尊已久,想请天尊万安。看到观宇重重,法相庄严,想来参拜。只是太过眼拙,未能看透胜景幻象,实在惭愧。”
这叫抛石问路,先说请安。
镇元看他一眼:“我这一元鸿蒙还丹大阵,几乎天然生成,不是幻阵,只因独立天地之间,不在五行之中,所以善能遮蔽神仙耳目,也是不足为奇。我是曾随吾师亲自拜见过天尊数次,得以列座。我瞧十三真人修为,也距面谒天尊不远,大可不必着急。”
这倒,又令人汗颜。
“原来,拜见天尊,还有修为高低门槛?”
“那倒也不是,天尊平衡天地,三界之内称得上大能者,俱有毁天灭地之力,所以需要时常廓清误会一致对外。三界之外,群魔乱舞,元始天尊与诸圣破妄而行,护佑三界,殊多艰难,忙碌非常,非天地大事,天尊也不理三界闲杂事务。倒是你嘛,想见天尊想也简单。”
路十三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镇元子面露微笑:“我观你行事,必然跳脱,但又明哲保身,不沾丝毫因果。师弟有没有想过,我辈修真悟道,提升修为,是为了什么?”
逍遥三界,长生不老。
路十三心内嘀咕,未敢说出。
难道不是吗?
“是为了承担因果。”
镇元子直接说出答案。
“万灵万物,三界之内所有存在,俱在环环相扣之中,互相因彼此而生,又因彼此而克,圣人之外,无所幸免。道门称阴阳者,包含宇宙生演之机,囊括混沌鸿蒙之变,乃是大道根基,万事万物计量之法。三界内外,莫不含括。三界之内,又演绎三才、四象、五行等等,是为天庭法则,佛门称之为因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