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怡心中腹诽,刚刚通过府试就光耀门楣?那像哥哥那样,能考中案首的那不是门楣上都要闪光了?!

想想浔阳王家门楼上闪着金光的样子,王瑾仪不禁呲的一声笑了,为了掩饰赶紧掏出帕子低下了头。

生怕被人看到,偷偷四下看了一眼,发现堂姐王玉雯坐在不远处,正与身旁的姐妹轻声交谈,偶尔抬眼看向这边,眼神中似有躲闪。

王瑾仪好奇地看了回去,其它人没表现出有什么奇怪。

又看了看自己的装扮,唯一稀奇的就是自己的帽子和假发辫了,可哥哥离得那么近都没看出来什么古怪,这么远,难道?被发现了自己的假辫子?

正满腹狐疑,就见堂伯母端着茶碗走向母亲,母亲也赶紧站起身来,两人见礼后,堂伯母笑着说道:

“听说文栋今年参加府试也通过了,给你道贺,孩子学业有成,你是有福之人呐!”

“听说文殊通过了府试,我在此聊表心意,祝贺孩子学业有成。”

“您客气,我们都是族人,就一起喝一杯,愿孩子们都能学业有成。”

母亲见堂伯母看向王瑾仪,冲女儿轻轻颔首,

王瑾仪起身,“瑾儿拜谢大伯母把堂姐的闺房让给我们母女,打扰了这么久,万分感谢!”

看着女孩轻身下拜,堂伯母赶紧伸手拉住王瑾仪,“我们是实在亲戚,这么多礼显得生分,切不可如此!”

母亲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和堂伯母打开话题,“文栋是你们二房长子吗?”

“正是!”

一直悄悄留意这边动静的王玉雯握紧了手帕,竖着耳朵认真听着这边的交谈。

“不知文栋是否订亲了?”

王瑾仪原本是担心堂伯母说自己的婚事,所以非常认真的听着,留心观察着堂伯母的神情。

一听提到了哥哥的亲事,王瑾儿反应过来,堂伯父的长子就是王玉雯的哥哥王文殊,原来想说给自己做夫君,现在这是又转移到哥哥身上了?

这北宁王家是看上浔阳王家了,来一个盯上一个,谁也不放手啊,王瑾仪正想着,母亲笑着答道:

“文栋志在取仕,还没有成绩不会订亲,我这个作娘亲的也不好拖了该子后腿,我还盼着孩子鹏程万里,不急着给他定亲!”

母亲在婉拒。

堂伯母附和道:“文栋知书达理,年纪轻轻在学业上已经过了府试,真是让人喜爱的紧。”

话说到这个份上,连王瑾仪都听出了其中意思,母亲自然是听懂了。

“文栋今年刚满13岁,年纪尚小,定亲还不急。不过有好人家倒是可以先相看着。”

一听母亲居然给堂伯母留了活话,这是希望哥哥能娶……?

王瑾仪不可置信的看着母亲……

一时间,宴席上欢声笑语,酒菜丰盛,香气四溢,院子里一派祥和。

同一个夜晚,陈三郎家新翻修的院子里点着火把,全村亲邻都聚在院子里,欢欢乐乐地庆祝陈家村有了第一个秀才。

自从陈三郎和霍英花了4天时间赶回浔南县,又带上四兄弟木器店的全部人员,马不停蹄的赶到陈家村。

刚到村口,便听到锣鼓喧天,原来是官府报喜的衙役,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喜报,刚刚进村。

村民们围聚在一起,脸上满是羡慕,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陈三郎家门前。

陈三郎刚跳下马车,村里人就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