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分粮草是老贾最为难的时候,人家都有人运,她家的总不能烂在地里吧?和老大老二说过,帮着运一下,答应着但不见动静。
从那就不叫了,忙完自家的,帮着把她家的推回去。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年来,她家粮草都是老贾帮着推的,闲话也就传开了。再说,不管忙秋还是忙夏谁都很忙,忙完自已的,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干活,只好硬着头皮给她推回去。
金莲自然感激,招待很周到,炒几个菜预备着,洗脸水也打好了,微弱灯光下脸蛋红扑扑的,眼神火辣。
她的心思老贾自然知道,志贤一走半年多,深更半夜,孤男寡女,都是过来人,她需要的不仅是帮着干活的人,还有其它……
对这件事老贾很坚决,没犹豫,一狠心还是走了,只在她家吃过两次饭,以后也就洗把脸,喝碗水。
金莲肯定失望,老贾也不好受,有男人却不在家,是女人最脆弱的时候,希望什么当然知道。但老贾不能够,朋友妻不可欺,还是亲戚,帮她是为了志贤的嘱托,一块“帮”了不是君子所为。
希望金莲理解。
就是这样还有人说三道四呢。
这时,老贾虽然年纪不大,也不是青葱小伙,老练了许多,不再认为志贤“提干”和他在村里当会计差不多,他们之间天壤之别,不能和“进步”相提并论。
志贤每次回来都来家里坐坐,带条烟或几包点心,表示他的感激之情,说起话来透露了许多信息。
志贤说,他这样的在部队也就干到连级,不过也够了,连级转业的话,带家属军龄差不多了,就能把金莲和几个孩子户口带出去,转成非农业户口……
“这辈子也就行了,安排个科局长……”
老贾就有了小心思,如果回来安排上科局长,说不准真能沾上光呢?但他知道,不管求谁都要先付出,现在帮着照顾金莲,和帮助自已差不多……
还有队上的事。
换上的新队长,和老贾很对撇子,也有力气,领着干活是把好手,就是不爱操心,什么事也叫老贾管,虽然乐见其成,但操心的事真是“操心”。
虽说计划经济,生产资料上面调拨,但指标多少也要人情到位,人情到了多点,人情不到少点。大的计划没问题,化肥、胺水、烤烟煤按地亩分。小的就不好说了,掌握在具体办事人手里,烟叶进炉了,往烟杆上系烟叶,可系着系着没绳子了,有准备的马上能买到,没准备的只好四下求人。
麦子进场了,柴油机发动了,三角皮带突然断了,只好连夜去买,有关系的马上能买到,没关系的要等好几天。
也学其它队,把社员城里有关系的统计上来,逢年过节打点一下,田间地头,闲散地块种的红豆、绿豆、芝麻等。队里太穷了,能拿出手的也就这点东西。
可效果并不好,统计上来的,积极性虽然高,可大多无权无势,到紧要关头帮不上什么忙,送了几年就不送了,再想办法。
志贤回家把这事说给他听,没几天给了老贾一张纸片,上面记着几个人名和电话号码,说以后再买什么找他们就行,这几个都是他的战友。
试了试,果然好使。
和队长商量把这事儿向社员讲清楚,金莲也不是白吃队上粮食,人家男人也给队上办事儿呢。
对金莲队长也有压力,一听是个法儿,在会上说了,才平息了一些怨气。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