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就个半瓶水,这次回来待多久,我得给你布置点功课,不能自己瞎练糟蹋了这份天赋。”师傅没怎么打击他,对他重回正轨有着一丝欣慰,也隐隐带着一点振奋。也就是师傅了,几年的隔阂才能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过去,怎么也要想办法接师傅一家去厦岛啊,大器暗下决心。功成圆满,大器满足的步行回家。白天已经去了省建筑院,和经营办谈了一下,另外也和设计组负责人口头交流过,留下相关图纸和各类备案资料,约好后天再做个沟通就可以,任务书由设计人员来完成,再次的沟通也是设计任务书的确认。练功的事情师傅交代至少需要一周,每天早上开始再次跟师傅去公园锻炼,顺便大器也提出以后师傅可以抽空先去厦岛渡个假,可以避寒兼着看看那边的环境再做决定。

“师傅,你说我练站桩的同时学习一点器械比如刀或枪法可以不?也体验一下古代将领搏杀的感觉。我觉得单纯练站桩进展有点慢啊。”大器早上练习完站桩和师傅说道,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能加快点训练进度,也多学些搏杀技巧。

“又嘚瑟了是吧,觉得身体力量上去了就厉害了,没学会走就想跑。器械就是手脚的延伸,你手脚收发自如了就算加上器械也是一样,手脚不会用,器械也用不好,明白不?这么多年练习都白练了,道理早就讲过,还是不明白。我再给你讲个关于练功要达到什么目标的例子,你要明白把这个练好了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形意的前辈唐维禄,据说有一次吃饭时手拿一碗酱面,在院子里面走了一圈,不用手脚,仅用肩打、胯打、臀打,就将在院子中的一众弟子全部撂倒了。听起来是不是平平无奇?肩、胯、臀的打法,哪家拳法没有?形意拳的肩胯臀打法有何稀奇?这里的妙处就在于,唐前辈都是一“蹭”就让弟子倒下了,不是摆胯,凸肩,甩屁股,这个例子就是解释形意拳“以身为拳,身法发力”的关键,也是让你练功要达到的关键目的。如果你把这个“蹭”,想象成一种特殊的发力技巧,开始琢磨怎么去“做”到这个“蹭劲儿”,从而把人蹭倒,也就是你现在想追求的,刻意去练习和寻找技巧,那就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这里面的道道可以这样理解,设想一下,两个体型差不多的成年人,相向而行,擦肩而过时,身体互相蹭了一下,谁也不会倒。如果把场景换成,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子擦身而过,那么这个成年人不需要做任何“发力”动作,甚至主观上都不存在“发力”的意识。只是两人运动中一接触,小孩子可能就被蹭倒了。又或者,两个成年人,其中一个骑着一辆摩托车,那么也可以很轻松地把另一个成年人蹭倒,甚至一蹭之下,就挂伤对方。由此可见这里想蹭倒人,并不是靠什么技巧,而是需要把自己变得比目标质量更大、结构更稳固、速度调整更快。比如,一个忽转忽停的大铁球。没错,唐前辈能蹭倒人,就是因为相对于徒弟们的身体而言,他就是一个“大铁球”。当然这不是说他的绝对体重大。单纯靠体重,那就不是“功夫”了,而是他自身间架的沉实致密的程度,相当于一个大铁球。所以,具备“蹭劲儿”,不是要学一种发力技巧,而是要琢磨和修炼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大铁球。而修炼自身间架的程度靠什么,就是靠练现在桩功。

这个改变自己的方法,就是形意拳的“功法”,也就是桩法,桩法训练出来的结果,表现为一种身体的自然沉实致密,这就是形意拳的“功力”,也是把自己变成大铁球的方法。内家拳把这种能力,称为“松沉劲”,这是内家拳的一个基础劲力。是形意拳能在一“蹭”之间放倒对手的资本,也是形意拳乃至所有内家拳致胜之本。由松沉劲开始,形意拳(或者其他内家拳)的练习者,身体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会具备若干常人没有的“性质”或者“能力”。

形意拳谚中,所谓的“功大不讲理”的“功”,指的就是形意拳手身上的种种基础劲力。这些劲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对方的技巧。这种基础性劲力是因为练功得法而自然生成的劲力,也称为“自然劲”,而这个练功得法就是要练好练会桩功。为什么叫自然劲呢?因为这些劲力,不是依靠某种发力模式形成的,更不是靠某种发力技巧制造出来的。不管你动、静;用、不用,这些劲力就长在你身上,是一种客观存在。如同肌肉有弹性、骨骼有硬度、视神经能感知光线,听觉神经能捕捉声音……不受你的外形、姿态、动作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自然劲”,这个“自然劲”就要用桩功来练出来。

听懂了没?为什么一直让你练桩功,把现在的桩功练到了,功夫就到了,自然就懂了,别再整天这儿啊那儿啊的不着调。”

“是,师傅,我明白了,我会认真练习后续的桩功,肯定不能再好高骛远了。”再次听到师傅详细解说功法的原理和目标,大器叹服,乖乖的答应。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