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趟,杨绵深刻体会到了橞橞说的“好的坏境造就好的人生”。短短几天,这环境的强烈对比,松弛与紧绷的心境的对比,她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对自己说“你值得更好的”。
短短休息几天,竟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世界是如此平和,笑容是如此真挚。见面是正常的闲聊,没有非要了解对方需要的要求和压力;不想回答的问题是可以不用回答的,其他人是会尊重你的意见不再追问的,周围是不会制造社交压力要知道你的隐私的。
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放松的、快乐的情绪又重新回到了杨绵身上。
杨绵现在才发现,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入戏太深了,同样的生活缺少环境的冲击,让她迷失了对正常生活的感知,直到今天她才从本质上发现她的环境弊端太突出了。它不自由,它不友好,它消耗了她太多的心神却反馈甚少,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它将会反馈她的将会越来越少。她愿意为之坚持下去的理由,已经只有一个:她一直想要脚踏实地、贴近真实的生活,让她的生活、思考和行为更加具体和实际。她内心其实极度害怕跟大家背道而驰,她害怕跟这个社会脱节,害怕失去思考的来源,她把自己视作这个世界的人类样本之一,她想与其他的人类样本有交织,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经验和答案。
而劝她的人都有不同的环境参考,他们没有对“接地气”的执着,反而更贴近大众的生活,他们反而是切切实实认真生活的人。他们没有自视甚高,也不曾视自己为特殊的人类样本,他们接受自己的独特也接受自己与他人相似之处。他们才是杨绵想要成为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是杨绵魔怔了。自以为亲民,却忘记了自己本身就是普罗大众的一员。总认为已经牢记“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自己与他人一样”,却忘记了她跟其他人最相似的一点就是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人生本就没有模板,她不只是一个自己定义的“为他人服务的人”,她也是她自己,不断要求自己无下限的去体贴他人、理解他人、试图改变他人,自以为他人都需要自己的付出,这何尝不是一种傲慢的行为?傲慢地认为别人都需要自己的体贴、理解,傲慢地认为其他人都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傲慢地认为自己的答案、行为方式是最好的,傲慢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出众。
而事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或许最终殊途同归,但是过程仍是专属于他,外人无法改变,也不能定义他人的经历,每段过程的独特体验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精彩人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才如此绚烂、才如此令人着迷。或许,否认他人的能力和主动性,过多地强调自身的能力和被需要,才是杨绵痛苦的根源。“好为人师”怎么不让人痛苦呢?
“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杨绵现在才懂了杨绛先生的这句话,强求他人不对,强求自己也不对。
杨绵进一步意识到,指望同事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不是也是一种隐秘的强求,大家的目标不同,观念不同,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大家可接受的行为方式和氛围,为何要因为我的到来形成新的、我认为好的行为方式和氛围呢?为什么我会认为“我觉得好的东西他们也要觉得好”呢?
杨绵不禁思考,在这个环境中,我才是新来的,或许这个环境需要的不是改变环境的人,而是加入这个环境的人呢?这件事我做不到,但是或许别人可以做到。我痛苦,是不是不仅是因为我无法接受他们的观点,更是因为我试图改变他们的行为呢?是不是因为我觉得“我为了他们好,为了让他们文明起来,我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怎么不知道感恩怎么不知道学好”而痛苦呢?我是不是又犯了“自以为是”的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