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打破桎梏
芙蓉园的桃开了七次,谢了七次。
细碎的瓣被春风卷着掠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路,大夏进入大同七年。
七年不算太长,亦不算太短。
七载春秋,足够让襁褓中的婴孩长成垂髫少年,让巡街的中年捕快鬓角染霜,让青春的少女眼角多出几道尾纹,但对于这座千年古都来说,七年,不过宫墙上铜钟的几声闷响。
在大夏建立之前,这里就叫做长安。
长安的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麦子熟了七百次,这片大地上,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
不过,最近的七年,这个国家,可谓焕然一新。
七年间,朝廷各项变法顺利的推行,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陆上曾经一手遮天的世家豪族,纷纷偃旗息鼓,避世不出。
有史以来,天下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朝廷的赋税极低,据说,内阁关于是否要取消地税的提案,已经进入了议程。
《礼记之中所描述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天下,已经有所实现。
长安。
长安令张牧穿好官服,紧了紧腰间镶嵌着白玉的腰带,大步走出房间。
“张大人,上衙啊。”
院子里抽着旱烟的王老汉抬手和他打了一个招呼,缺了门牙的嘴笑得豁亮。
老人身上靛蓝的衣服洗得发白,却不见半个补丁,自工部推广纺纱机,寻常百姓也能穿上细密结实的布料。
“是啊,老人家身体可好?”
“好着呢,老头子活的太久,给朝廷添麻烦了,每个月都要朝廷发银子养着,上次生了一场病,又让朝廷破费了……”
“您老人家说的这是哪里话,朝廷不照顾它的子民,要朝廷干什么,您有什么困难,就来县衙找我……,不跟您多唠,马上要迟到了。”
……
张牧从与人合租的四合院中出来,正好赶上一趟公交,自从门口有了公交后,上衙就方便多了。
“师傅,等一下!”
还没来及吃早饭,张牧先是对公交司机招了招手,然后又对路边早点摊的妇人道:“一筒豆浆,两个包子,谢谢!”
接过妇人递来的竹筒豆浆,口中叼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另一只手在怀里摸索零钱时,那妇人笑道:“大人急着上衙,下次给也一样……”
张牧掏出五枚铜钱,赶在公交启动的前一刻,扔在了妇人面前的木质收银箱中。
朝廷纪律抓的严,《长安令吃早饭不给钱,底层百姓赚几个辛苦钱容易吗,他可不想这条新闻出现在明天的《长安日报上。
公交车上,张牧翻看着最新的《长安日报,身旁仕子打扮的年轻人,抱着一本厚厚的《西游记,看的津津有味,对面一位农妇挎着藤篮,篮中则露出半本《字典。
乘坐公交从家门口到衙门口,比马车快,也比马车舒适,早在五年前,马车在长安就被淘汰了。
下了公交,张牧刚刚踏进衙门,等在衙门院子里的几道身影就跪了下来,一名男子激动的说道:“多谢青天大老爷给我们主持公道!”
张牧一个激灵,立刻将众人一一扶起来,见他们还要跪下去,他只能拿出一县之长的威严,双手叉腰,大声道:“不准跪!”
一个月前,朝廷才颁布了新的法令,大夏官民平等,百姓见官无需下跪。
这要是被御史看到,又或者被有心人捅上去,他的麻烦就来了。
往小了说,这叫摆官威。
往大了说,这叫封建复辟,一个不小心,他的前途就毁了。
他看着众人,认真说道:“你们记住了啊,以后除了爹娘,谁都不准跪,尤其不能跪本官,听到没有!”
片刻后,张牧来到衙房,准备处理今日的公务时,从隔壁的学堂,传来了郎朗的读书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学堂内,垂髫童子们正在进行课前诵读,身穿灰布长衫的先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天下为公”四个字,石膏沫簌簌落在讲台边国子监最新发行的《算术入门与《格物初探上。
衙房中,张牧打开一封文书,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这些稚童年纪虽小,却是大夏的未来。
这几年,朝廷在教育上大量投入,所有的适龄孩童,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此外,朝廷还针对不识字的人,开设了免费的扫盲班,十个大夏百姓中,便有六个是识字的。
在长安,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就连乡下种地的老农,街头卖菜的摊贩,也能随口来几句之乎者也。
百姓的文化水平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娱产业的大兴。
这几年,长安城内的书坊,当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某些书坊刊印的经典小说,如《西游记、《聊斋志异、《二郎传、《哪吒传奇等,更是风靡大陆。
张牧自己也在追读西游记,他很欣赏那只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
也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他还想凭借自己长安父母官的身份,向那作者讨一讨存稿来看,但却根本打听不到对方的身份……
宁心园,海棠开的正艳。
胭脂色的瓣随风卷入书房,落在夜莺月白色的襦裙上,孕肚将轻纱顶出温柔的弧度,随着磨墨的动作轻轻颤动。
李诺抬头看向她,说道:“芷儿你去休息吧,这些事情,我自己也能做……”
夜莺磨着墨,撒娇道:“不嘛,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单独在你身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