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社,找到了负责人,交了工分之后陈晓絮便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说是宿舍,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窑洞。

几个下乡插队的女知青住在一起。

这是土坯建的窑洞,以前的老窑洞了,很深长。

所以给这些精贵的城里姑娘。

但即使这样,对这些知青来说,环境足够艰苦了。

由于没有玻璃窗,用纸糊的窗,而且只有一面窗户。

白天窑洞内缺少光线,晚上只能点小煤油灯,所以无论昼夜都昏暗无比。

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监狱一般困住了她们。

进门就是一条大炕,它占据了窑洞的几乎一半地方。

炕上用草席铺着的大通铺。

炕席是当地老乡用苇子编成的。

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在炕席上铺一层羊毛毡,是农民用羊毛擀制而成的。

陈晓絮她们住的窑洞是没有这样的毡,只有草席。

枕头是用土布装上荞麦皮做成。

圆滚滚的,硬邦邦的。

这些城市里来的姑娘一开始嫌弃的不行。

6个插队的女知青竟然睡在一个炕上,这简直是难以想象。

但是她们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大窑洞,只住六个人,是多么的奢侈。

刚来的时候,炕上的虱子和跳蚤直接将这些城里来的少女吓得噩梦连连,夜不能寐。

甚至哭着去找领导,结果本地的干部只是哈哈大笑。

后来才知道,跳蚤和虱子几乎是本地人最好的伙伴了。

因为缺少水资源,又没有换洗的衣服和被褥。

所以根本没有办法隔绝跳蚤和虱子。

甚至本地的农民在闲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消灭虱子。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虱子抓住后,用牙咬。

另一种方法是将虱子置于两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间使劲一挤,可发出“嘎巴”的响声,顿时就冒出一小股血。

在村头,常可见一些农民男子靠着土墙,解开衣服或裤带,颇有耐心地搜寻虱子。

虱子及虱子的卵遍布衣服和头发,以致人们头发上常挂有一串串亮晶晶、白花花的“装饰物”。

所以这次农村有一种日用品,是城里人所少见的。

就是“篦子”,这是一种梳子齿密集的小梳子,专门用来清除头发上的虱子和虱子卵,即虮子。

虱子因活动迟缓,比较好对付。

跳蚤则因行动迅速而难以制服。

这些女知青不得不遍地撒药,有人甚至将药撒在褥子上。

还好这些人中有一位女知青知道点医学常识,说这样做会引起白血病。

这次制止了一次悲剧。

到了此时,她们倒也是习惯了这样的光景。

更重要的是她们各自想方设法的找来了各种药粉,持之以恒的和跳蚤虱子大战。

再者这些女知青也比较注意卫生,经常勤洗脸洗头,换洗衣服和被褥。

自然的跳蚤和虱子就变得少了。

这也是她们的运气好,三道弯公社是恰好是三个村子的河流汇聚处。

在本来干旱贫瘠的黄土地上,这里已经算得上水草丰盛。

这才终于让每个人能睡个安心觉。

同样是插队的知青,陈晓絮的床铺看起来要干净许多。

等她走进屋里的时候,这些女知青正坐在炕上叽叽喳喳的有说有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