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日子里,时间总是过得更快一些。

一转眼,便来到了这一年的秋季。

这一年,士颂的楚国范围内,粮食收获颇为丰富,说不上是大丰收的一年,但也绝对在水平线以上。

再加上士颂有意的从东南半岛地区收购的粮食,荆南的数个粮仓里,粮食很快就又堆积起来了。

至于益州的粮食,也自然都开始逐步的转移到了汉中,由汉中太守李严统一调配存放。

后面,曹操多半不会以汉中作为主攻方向,但汉中地区的防御准备,士颂还是会做好的。

一旦和曹操在这大江之上分出了胜负,汉中那边,是攻是守,都需要即即刻做出反应。

“今年的秋收大会之后,就是那个什么百国贸易会,现在来了多少个番邦小国了?”士燮的话,把士颂的心思从北方给拉回到了交州。

“南洋诸海岛之上,大大小小的国度已经来了五十多个了,南疆都护府那边,大大小小的国家,也来了三十多个,再加上身毒,贵霜以及西域诸邦,只怕还真有近百国家。”

士颂说完,露出了一副无奈的笑脸。

他口中的那些所谓的国家,在他看来,只怕还不如自己麾下一个县的面积。

尤其是南洋那边所谓的岛国,差不多一个岛屿就敢说自己是一个岛国。然后带着和周边海岛差不多的货物,就来交趾城“朝贡”了。

不过这些士颂也不在乎,他现在最想要做的事,便是推行自己的楚侯汇票。

“你真准备把你那些纸,当银钱来使用?真觉得这些小国家会认账?”士燮继续追问道。

他回到交趾城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当年自己和士颂,还在这城里差点兵戎相见,父子相残。

现在他倒是放下了,自己的几个儿子里面,还真就已经没有人比得过士颂。

如今士颂所作所为,要么破家为国,要么九族尽灭。

他也好,士家其余旁系也好,早就认清了这个形势,只能是全力以赴的支持士颂。

和其他的世家大族不同,别人还可以找几个势力分别下注,可现在,士颂是把士家放到了台面上,成为了被人下注的对象,他们又哪里能把赌注押到别人家去呢。

“父亲,那些可不是一般的纸,我做出来的楚侯汇票。不说长久,至少三五十年内,绝无被仿造的可能。”士颂对此很是自信。

而后笑着说道:“您觉得走在路上,是用这些楚侯汇票方便,还是随身带着一大堆铜币银币方便?”

“那当然是带着这些轻飘飘的纸张更加方便。”士燮说完,叹了口气说道:“颂儿,你自幼便与众兄弟不同。我士家因你而兴,也可能因你而亡。你给我说句实在话,如今的楚国,可有把握,胜过那曹操?若是打不过,我们士家的退路又在哪里?”

士颂看着自己在这个时空中,原本和自己不怎么对付,但最终依旧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父亲。

本想把自己还有扬帆出海避难的退路说明清楚,但话到了嘴边,忽然又有了另外一番想法。

他对士燮说道:“有些事,不论结果如何,我们总应该勇敢去尝试。即便是尚未开始,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我也认为一定要义无反顾地去拼,且不论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即便是很少会赢,但有时候,也会。”

这番话说完,加上士颂那坚定而深邃的眼神。不得不说,这一刻,士燮的内心起了波澜。

这一刻,他承认自己的儿子,确实成为了远在他之上的存在。

“好,我儿既有此决意,为父自然奉陪到底。”士燮抚掌大笑,而后便与士颂一起对弈饮茶,好似一对普通的父子一般。

数日后,秋收封赏大会顺利进行,今年武陵学院中,又多了一批农学研究的散官,为如何在楚国境内开拓更多的粮田,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收获,而进行研究和探讨。

而一直被士颂所看重的百国商贸会,也正式在交趾城的中央市集举办了。

来自整个西南地区,以及东南半岛,南洋诸国,还有中亚地区,西域地区的各国商户,都按照分配,带着自家的货物,出现在了这里。

而且,根据士颂的要求,为了避免大宗买卖的不方便,为了避免金属类货币的拖累。所有参与此次贸易大会的商贾,统一使用楚侯汇票,在会场内进行交易。

而楚侯汇票可以在离开会场的时候,统一找楚国官方进行兑换,兑换为楚国货币。

精致的楚侯汇票一出现,所有人的商人都意识到了这个票据的不一般。

仿佛这个票据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

不少人爱不释手,起了不兑换成为金属货币的心思。

“大家看清楚。这楚侯汇票分为几类,有代表铜币数量的楚侯汇票,一张票分别代表五十,一百,两百,和五百铜币的楚侯汇票。”

发放汇票的蒋琬,带领着一批讲解员,一遍遍地向各国商人介绍着楚侯汇票的金额。

在楚国新的货币体系推行后,楚金币,楚银币以及楚五铢的普及后,在楚国境内,更多的人也习惯将楚五铢称之为楚铜币,更加的统一和一目了然。

“楚银币和楚金币的汇票,则分别是一个,两个,五个,十个,二十个,五十个和一百个的价值代表。在楚汇票上,都用我大汉文字书写清楚了,同时还有对应的图案画在旁边,大家可要对照仔细了。”

由于这是楚侯汇票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士颂也就没有过多的去强调如何防伪,如何辨别真假的事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