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其书信略曰:‘前者刘表截文台归路,乃吾兄本初之谋也。今本初又与刘表私议,欲袭江东。文台可速兴兵伐刘表,吾则为文台取本初,如此,二仇可报!文台取荆州,告取冀州,切勿误也。’”

吕布:“哈哈哈哈,想不到四世三公之贵族,也有同室操戈之时日!只是不知孙坚答应袁术否?”

刘琦:“将军往下静听便知。话说孙坚不久后即取得袁术之书信,阅后自言自语道:‘叵耐刘表那厮,昔日截断我归路,今日有袁术书信在此,若不乘时报仇雪恨,更待何时!’”

“于是孙坚聚集帐下骁勇之将程普、韩当、黄盖等人商议。程普对于袁术有一定了解,决定此事得从长计议,便说道:‘袁术多诈,将军未可准信。’”

“闻言,孙坚却是恨恨而言:‘我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当下其意已决,便差黄盖先去江边,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克日兴师。”

“而我父亲那边的江中细作得知此事,慌忙来报。父亲大惊,急忙召集文武将士商议。荆州南郡名门望族、主簿·蒯良向我父亲献言道:‘主公不必忧虑,可令黄祖率领江夏之兵为前驱,主公再率领荆襄之众为后援。孙坚跨江涉湖而来,安能有用武之地乎?’”

“父亲觉得有理,当下便采取了蒯良的提议,即刻下令让黄祖多加小心防备,而后自己便起大军,随时准备应援。”

吕布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从小到大都没去过南方,对于水战之事自然是不甚了解,于是问道:

“瑰意,南方水战,是否不以兵多为能,而只需占据数个险要关口港口,便能拒百万大军于大江之上?”

刘琦:“将军高见,正是如此。江面水战,若是没有合适的阵型,再多兵马也是施展不开,故而我父亲所率大军也只是在岸上为援,不轻易陈兵于江上徒费人力。”

闻言,吕布颔首,没想到跟刘琦闲聊,还能学到许多军事知识。

只听得刘琦又继续说道:“另外,孙坚出征临行前,其弟孙静带着孙坚的几个儿子拜伏于马前,妄图以亲子之情劝谏孙坚不要起兵讨伐荆州,孙静说道:‘目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而江东方才稍稍安宁,兄长以一小恨而起重兵,实非所宜也,愿兄长详察之!’其言颇为恳切,但孙坚心意已决,说道:‘贤弟再勿多言。为兄即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听到“为兄即将纵横天下”,吕布直接忍不住笑道:“哈哈哈哈,孙坚小子还妄图纵横天下,这个位面还不是被我生擒了?此人能力没有多少,口气倒是大得很!”

刘琦点点头已置可否,继续说道:“正当孙坚要上船出征之际,站在孙静身后的、孙坚的长子孙策连忙冲了出来,对其父亲道:‘父亲若是决意要起兵,儿愿一路随行!’”

“孙坚看向孙策,见他今年已经十七岁,眼神坚定,身材已是如自己一般高大,武艺也有勤习,能上阵杀敌了,便允许他随自己出征。”

吕布感叹道:“这个孙策确是不错,小小年纪,便知道为父分忧。”

刘琦:“嗯。于是父子两人便登上帅船,杀奔樊城而去。”

“但樊城早有准备——只见黄祖早已埋伏弓弩手于江边,一见孙坚船只傍岸,便万箭齐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