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操有关的论调还在持续,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不少企业为了和大汉集团做生意,为了和曹操保持商业合作,都暂时地关闭了在徐州的工厂、机构、门店,甚至办事处。
而在此同时,另一波与制裁相关的事情正在发生。
同在山东青州的北海农业集团,是这些年新兴的农业翘楚,不仅在整个大汉帝国,甚至在整个亚洲,都非常有名。而北海农业的CEO孔融,这个靠种梨树起家的农业学家,更是多次上了《时间》杂志封面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的重要版面。有人在做商业研究时,竟然发现孔融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的自身影响力,加上北海农业这些年有生物基因方面的杰出成就,被国际评级机构将其列入当今最具远见的全球十大农业公司之一。
这些年,与北海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的知名企业已经超过了500家,想收购或者参股北海集团的巨头也不少于50家,而最想收购北海集团的,属全球第一大农业公司--米国的孟三杉督公司。
从两年前开始,孟杉督公司中华区总经理管亥,就带着总部一帮人,经常以“科学无国界”的理由来与北海农业进行技术交流。在这些年的交流中,他们为北海农业提供了一些设备与工具,而北海农业则为其提供了不少研究方案与路径。双方算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正如商业评论的一个作者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家有潜力的公司,越被巨头了解,就越容易被巨头吞并。有不少企业做出成绩,就是为了能卖个好价钱,或者被巨头所收购,但是,无论是孔融,还是北海农业的科学家以及高管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被别的公司所收购。
就在曹操制裁徐州被众人发起国骂的同时,管亥再次来到北海农业。这次,他是带着总部最新的并购案来到北海农业的。没有出管亥的意料,孔融再次拒绝了管亥。
“孔融,你北海农业拥有那么多基因技术和农业科学成果,为提升人类的生产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你知道了,科学无国界,农业和基因工程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你们向我们开放的技术和资源还是太少了。你们要么向我们开放这个清单上列出的信息与技术,要么接受我们的并购。”管亥话说的很平常,但脸上却显得非常愤怒。
“那你们先开放这个清单上的技术给我们北海农业,我们再谈其他的。”孔融说着也拿出了一张纸。
显然,这张纸上的内容远不如管亥的那几张纸上的内容多,甚至不到管亥提出的内容的十分之一。但是管亥呆住了。在管亥的理念里,我们需要什么,你们就应该无条件提供,因为科学无国界。但是,你们想要我们的知识和技术,那不可能,我们的技术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安全。你们说我们双标,我们不承认,并且你们也拿我们没办法。这就是硬实力。
管亥笑了:“孔融,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你这是挑衅。我们孟杉督公司想收购的企业,还没有谁敢像你们这么硬气的。我们想要的技术,也没有谁敢不给我们的。你们是想关门歇业吗?”
“我很清楚你们米国的那些伎俩。我们需要购买你们的产品或技术,你们就以是‘国家安全’为理由而拒绝。而你们要强买我们的产品或技术,就以我们扰乱市场秩序或恶意控制与垄断来给我们戴大帽子。”孔融也笑了,“管亥,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人就是曹操,甚至我们大汉帝国绝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我觉得,曹操在无耻方面,连给你们提鞋都不配。”
“哈哈,哈哈哈哈~”管亥笑得直不起腰了,“曹操现在正在制裁徐州,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在制裁这种手段上,是你们的祖师级的,你们准备好迎接我们的制裁了吗?”
“你随意。”孔融站起身来,说了一句后转身离开了会客厅。留下陪同的人和管亥一行呆在原地。
“既然如此,那我们正式启动对北海农业的全面制裁!”管亥也站起了身,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着,然后也转身离开了会客厅。
一个星期之后,北海集团下属的北海种业的总经理入职孟杉督米国总公司的消息,像一个重磅炸弹一样在北海集团内引爆。随之而来的,是孟杉督对北海种业各种设备、耗材、软件的供应中断。一时间,实验室的软件无法登录,设备陷入瘫痪,让人更为头痛的是,这些软件和设备,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替代品。
孔融不得不召集临时董事会,研讨应对孟杉督的制裁。但是,这种掉头发的会议,从下午四点半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十点钟,所有人也没有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来。
会议结束后,人们联系对农业科研同样重视的太阳国的一些农业机构,但是,得到的答复是,美国孟杉督公司已经向他们打了招呼,不得向北海种业出售或出借任何资源与设备,否则将中止和他们的合作。
接下来,北海农具也被制裁了。北海农具出产的滴灌设备以及精密农业工具,以质量好、价格低、使用方便著称,一直是所有农业机构的首选。但是,在这一天里,同时接到了全球四百多家农具机构发来的联络函,表示迫于外界压力,将暂停采购北海农具的一切产品。
紧接着,太阳国、香蕉国、泡菜国住山东的代表处,都亲自到北海农业,向北海农业提交了关于退订蔬菜与粮食的退订书,他们甚至愿意向北海农业支付违约金,也要中止当前的合作。
正在孔融焦头烂额之时,北海农具的总经理太史慈来见孔融。
太史慈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一直受到孔融的资助。在北海农业创建农具公司时,孔融邀请太史慈加入。太史慈为了报答孔家对自己家里的帮助,在了解到北海农业在农具方面的短板后,组建了一支农业科研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研发并量产了一些全球领先的农业工具,可以说他是北海农具的大功臣。
“我们现在在专业设备和耗材、软件上存在严重缺失,太史慈,你可有对策?”孔融一边给太史慈斟酌茶,一边问道。
“我了解了一下我们现在用的设备和软件,这些都是米国的产品。在来这里之前,我先是去了一趟刘备那边。”太史慈不紧不慢地说。“刘备的一个兄弟叫张飞,早些年是经营农庄的,他后来认识了刘备和关羽,在刘备的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刘备很早就认识到国外可能会针对核心技术对我们发起制裁,所以,这些年他们一直在自研设备和软件。我在他们的基地里也看到了,他们的软件还比较简单,设备也没有我们现在用的好,但终归是没有依赖美国。”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软件和设备不行,才在大汉帝国内没有我们的影响力大,也没有我们做的这么强,这么专业吧。”孔融其实早几年就研究过张飞的农业链,也知道他们在研发自己的设备和软件,他一直觉得他们的产品太落后,专业性方面甚至不如太史慈研发的工具,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看起来有些傻。
“但是,目前我们要继续下去,只能和他们合作了,没有别的办法。”太史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农具公司和他们公司联合成立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专门研发和生产农业方面的工具、设备与软件。他们有多年的底层积淀,我们有创新意识,两者结合,会达到比我们双方都要好的效果。”
“这确实是个出路。问题是他们是否有合作的意向?”
太史慈说:“我去他们公司时,把我的设想向他们提了一下,张飞对此没什么意向,但是刘备表现出了极强的意愿。”
孔融没想到太史慈能把事情想到前面,“那你先和他们约一下,我们确定个时间谈一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