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个月开始,本特勒就在内部专门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用来攻关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不过,伴随着项目团队调查了解到的信息越多,大家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的简单。

“卡尔,按照我们现在把握到的情况,要搞定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突破。”

“第一个就是原材料的问题,华夏企业已经在全球注册了铝硅涂层热冲压成型钢板。”

“这应该是目前已经被证明最适合用来加工热冲压成型零件的材料。”

“我们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钢铁厂家为我们供应这样子的材料。”

“哪怕是有钢铁厂能够生产,也需要获得人家的专利授权才行。”

作为本特勒研发总监,德丽曼这段时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都说欧洲人是不加班的,其实那也得看情况。

德丽曼这段时间就没有几天准时下班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钢板加热温度的研究,到底加热到多少度才是最适合的,这需要很多经验数据才能确定下来。”

“再有就是模具的水道设计和加工,都是跟传统的冷冲压模具有很大的区别。”

德丽曼快速的把情况进行了汇报。

没办法,自从卡尔本特勒知道bmw已经正式的把7系车身上的二十多点零件都改为热冲压成型零件之后,就对攻破这个技术非常的积极。

他每周都要专门听项目团队那边汇报研发的进度。

“你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卡尔本特勒来说,他不想知道困难有多少,就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搞定。

“生产设备方面,有个一年时间就可以对应。”

“然后再经过半年的调试和确认,寻找最适合的工艺参数。”

“与此同时,对模具的设计进行研究,基本上就可以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热冲压成型方案。”

“所以只要能够采购到合适的热冲压成型钢板,我最快可以在一年半后让公司初步具备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工能力。”

“再有半年的时间进行调整,基本上就可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复制更多的生产线,找主机厂要热冲压成型零件的订单。”

德丽曼不敢有任何的拖延,把自己认为最快的时间给说了出来。

“需要什么资源,你尽管跟我提。”

“两年之后,我需要公司具备大规模量产热冲压成型零件的技术。”

“主机厂那边,等我们的生产线投下去之后,就会正式的给他们提供报价方案和工艺方案,尽早拿到订单。”

“这么一来,等到我们的生产线可以开始生产之后,就能为客户开始提供样件。”

“在新车型试作阶段,不断的完善我们自己的技术。”

卡尔本特勒准备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让公司具备热冲压成型零件的生产能力。

当然了,热冲压成型钢板方面,这不属于本特勒的业务范畴,肯定就只能从钢厂采购。

欧洲的这些钢厂看到了热冲压成型零件在汽车车身上的蓬勃发展,肯定会有厂家有兴趣去研发这方面的工艺。

再不行,也会有钢厂寻找跟华夏企业合作的机会。

“加热炉方面我们公司自己就有一些相关的技术积累,到时候我准备自主开发。”

“压机方面我准备找舒勒那边沟通一下,让他们安排专门的团队去配合开发热冲压成型零件加工的压机。”

“以舒勒的底蕴,只要愿意去开发这样子的压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激光切割设备方面,到时候我找通快的人沟通一下,看看它们现有的产品哪一款最适合用来加工我们的零件。”

“模具制作方面,估计需要采购一些专用的机床才行。”

德丽曼快速的把自己的安排给说了出来。

别看都已经有计划了,要把这些计划落实下去,肯定也是会碰到很多问题的。

“我跟舒勒的人比较熟悉,到时候会专门跟他们提一下这个项目。”

“通快那边,如果有什么问题,你随时跟我汇报。”

“设备采购的事情,你跟采购部一起把清单列出来,我会尽快审批。”

“然后也让采购部那边跟钢铁厂沟通,敦促他们去开发热冲压成型材料,要不然我们就只能选择从华夏采购了。”

卡尔本特勒作为本特勒家族中这一代中最杰出的人物,做事还是很有魄力的。

意识到了热冲压成型零件是个很好的机会之后,立马就准备全力的去开发这个新技术。

虽然已经落后于华夏厂家,但是再过几年,他觉得本特勒公司就能追上行业步伐。

之后再弯道超车,让本特勒成为热冲压成型零件领域的主要玩家。

前世,本特勒就是第一家将热冲压成型零件大规模的用在汽车车身上的零部件厂家,不仅在德意志有好几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在华夏更是跟几个伙伴合作投资了五六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它们算是当时华夏第一批投资热冲压成型生产线的零部件企业了。

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到来,让华夏的零部件企业开始接触到了热冲压成型工艺。

冥冥之中,这一世本特勒还是选择了把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作为自己公司的新技术来开发。

而伴随着本特勒公司和plannja公司都在进军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相关的钢铁厂自然也都收到了一些咨询。

你们能不能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需要的钢板?

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研发出满足热冲压成型零件加工需要的钢板?

作为一种汽车钢板,并且还是那么细分领域的一种材料,肯定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兴趣。

像是德意志的传统钢铁巨头蒂森钢铁,他们在公司内部讨论了一圈之后,觉得最关键的铝硅涂层技术的专利被华夏公司掌握了。

如果要生产带铝硅涂层的热冲压成型钢板,就需要向华夏厂家支付专利使用费。

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就算是支付费用,人家也不一定愿意给你授权。

最终,只有位于卢森堡的arbed公司在很认真的考虑开发热冲压成型钢板。

说arbed钢铁,估计许多人都非常陌生。

99.99%的华夏人,肯定是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的。

但是如果说到安塞乐米塔尔钢铁集团,估计知道的人就多了很多。

国内钢铁行业以及许多需要使用到钢板的厂家的相关人员,或多或少都是听说过这家企业。

其实安塞乐米塔尔就是2002年2月的时候,由欧洲三大钢铁制造商法兰西usinor、卢森堡arbed和西班牙的aceralia,宣布以换股方式合并而成的。

“麦迪科,我专门安排人去做了调查。”

“目前bmw已经准备在7系上大量使用热冲压成型零件,估计一台车的热冲压成型钢材的用量可以去到一百公斤左右。”

“一年生产4万辆,那句是4000吨的用量。”

“后续bmw全车系都有可能会采取7系类似的方案,那么将来一年的需求就可以达到几万吨。”

“这还只是bwm一家的需求。”

“如果把大众汽车、梅赛德斯、psa等各方的需求加起来,数量可以去到几十万吨。”

“再把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公司的需求也考虑进去的话,那就是一年超过100万吨,有可能达到几百万吨的巨大市场。”

作为公司的研发总监,乌尔姆是非常积极的推动研发新钢材的。

只有公司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他这个研发总监的权利才会更大。

要不然都不搞新技术研发了,研发中心养了那么多人干什么?

喝咖啡大声一点,都会感觉自己有罪。

“热冲压成型零件的运用,确实是突然就火了起来。”

“这项零件技术完全掌握在华夏企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不过铝硅涂层技术有他们的专利,我们有没有办法规避这个专利?”

麦迪科也是意识到了这项新材料的重要性,所以愿意安排人去展开研究。

将来作为arbed钢铁的核心产品之一,可以为公司提供非常不错的增长空间。

“热冲压成型钢板的生产成本其实跟普通的汽车镀锌板非常的接近。”

“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这种钢材的价格可以比普通汽车钢高很多,完全有足够的空间消化吸收专利费的问题。”

“甚至为了最快速的生产这种材料,我建议公司直接跟华夏的厂家合作。”

“让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二的热冲压成型钢板生产商。”

“到时候大家一起瓜分市场,共享利润。”

乌尔姆这么一说,麦迪科立马就来了兴趣。

一家公司垄断生产,那是不现实的。

如果双方合作,一起瓜分市场,那就不一样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

到时候arbed这边额外出去的成本,从客户那边收回来就行。

反正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的使用趋势已经形成,不用担心没有客户。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