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100年
大河人:辛朱晨在蓝河城寿终正寝,他的孙子“辛汉论”为他操办了国葬,随即继承了王位。
辛汉论,誉名来芝,善外交,懂经商,幼年时曾在诗号远的手下学习武艺。
(誉名:为了区分长幼尊卑,在大河人社会中,家中长辈会在举行成年礼时为晚辈取一个与本名不同的“誉名”。
誉名会在此人以后的生活中长期使用,作为与晚辈和平辈交流时的称呼。)
辛汉论目光远大,他将探索世界作为目的,花费重金打造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取名为“昭浮”,由二十二艘中型海船、二十艘战船和一艘主舰组成。
辛汉论命令船队出海向东探索,船队三次出海,先后到达傍人、奕人、闷奴的所在地,既与各国建立了外交,又宣扬了国威,还传递了自身爱好和平的形象,史称“昭浮出海”。
在外交方面,辛汉论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轻松跨越文化与语言的障碍,与各国统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诚邀诸君莅临南舟岛议事。
始元11月12日,青大陆正处于冬季,各国的农忙事务也告一段落。来自列人、傍人、奕人、闷奴等国家的代表团应约来到南舟岛。
此时南舟岛已成为『太和』与海上邻国交往的重要基地。
在这场多方的会议中,辛汉论总能巧妙地平衡各方利益,推动达成共识,为会议的圆满结束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在辛汉论带头讨论下,各方代表在《互利共赢经济合作与发展协约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属国和名字,史称“碧水议事”。
(由于《互利共赢经济合作与发展协约书》是在南舟岛的碧水镇上签署的,所以也称作《碧水协约》)
签署完协约的那一刻,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感到振奋。
这份协议不仅标志着各国之间长期争议的解决,也象征着一个新的合作时代的开始。
在本次会议中还诞生了“辛汉论外交思想”,它是以“上上善道”为基础,将多边主义与和平共处作为主旨,强调平衡利益、诚信透明、尊重和交流文化。
议会结束后,辛汉论加强与各合作国的贸易往来。根据协议,『太和』的船队将承担运输货物和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
除了赚取佣金外,『太和』的船队还将收取贸易所得的二成作为手续费。
随着外贸事业蒸蒸日上,『太和』的几座港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大河八城的改变最为显著。
大河八城沿海而建,原本是作为防御鱼人的第一防线,但自从鱼人并入『太和』成立“海邦联盟”之后,逐渐没落,无人问津。
但自从《碧水协约》签订后,大河八城迎来了它的新生。
大河八城充当了合作国之间的中转站和货物存放基地。大量外国人员涌入,文化也亦是如此。
大河文化包容了这些外来文化,使得大河八城不仅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中心,也见证了大河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大河八城的街道上,外国的美食、音乐、艺术和手工艺品与本地的传统元素和谐共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此外,太和的特产也受到了各国旅客和留学生的喜爱,大河八城的商业因此蓬勃发展。
大河八城的巨大改变离不开辛汉论的付出。他懂得寻找商机,也知道利用创新的商业模式。
辛汉论对大河八城的卓越成就感到自豪,并决定赋予这座城市一个新的名字——“流尚港”,以此来彰显其在新时代的繁荣和活力。
赤川人:宗政民病逝,由他的儿子“宗政柳师”继位。
宗政柳师长相俊朗、风度翩翩,深受众多女子倾慕,然而他心性淡泊寡欲,对女色无动于衷。
继位之后,宗政柳师专心于朝政,致力于提拔贤能之士,惩戒贪官污吏,做事雷厉风行,深受朝廷内外的敬重。
列人:一伙自称外邦使者的人以献礼之名面见辽魏,卫兵搜查了礼品,并未找到利器,于是辽魏召见了他们。
外邦使者进入殿内,目光所及的文臣武将都佩戴着各自的兵器,脚下通道两旁则是目露寒意的禁卫军。
而正前方,王座之上,辽魏头戴王冠,身着玄黑铠甲。他的右边是倚靠着王座的双手大剑,左边是他的儿子——“辽阶”,同样佩戴长剑,眼神相较于辽魏而言算是和善。
辽魏特意摆出这样的架势迎接这“外邦使者”。刺客们不装了,从运进来的货车上拆下隐藏的武器,各自使出浑身解数。
随着刺客动手,群臣也乱作一团,因为部分官员也趁机行事,其中不乏有新提拔的黎舍官员和世家子弟。
殿内陷入了混乱当中,辽魏没料到世家的人也会突然动手,他先是命令辽阶带部分禁军杀出重围去寻找救兵,随后提剑与其余禁军并肩作战,不过在混战当中辽魏与禁军逐渐被分开。
辽魏孤军奋战,被刺客群起而攻之……
同时,焚王城外部也在遭受不明军队的袭击,黑卫军抽不出人手;辽阶率领的禁军也被不明人员阻拦。
最后,待到辽阶急忙带着救兵赶来大殿时,只见一片狼藉:满地的尸体,低头沉默的幸存者,立于尸堆之上、伤痕累累的不败王者——辽魏。
“列鳄王”辽魏的生命终归还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中失去,结束了他那充满铁血与魄力的统治时代。
辽魏死后,他忠诚的追随者们推举他的儿子“辽阶”继承王位。
辽阶继位后,先将残余人员押入监牢,把刺杀一案处理妥当,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权力。
然而,表面平静的生活下却是暗流涌动,潜伏着危机。辽阶最不希望发生的事还是在步步逼近。
这股暗流源自于那些心怀不满、野心勃勃的世家贵族和地方势力,他们对辽阶的政策阳奉阴违,暗中结盟,密谋着一场颠覆辽阶统治的内乱。
辽阶虽然对这些暗流有所察觉,但他知道不可打草惊蛇,于是他表面假装温顺,开始更加积极地推行包容政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延缓贵族和地方势力叛乱的发生。
同时,辽阶重新启用夜衣冠,并让其暗中调查,加强对情报的收集。
年中,沙漠和沼泽的蛮夷率先开始四处烧杀抢掠,在这之后昔日苏尔芬沙邦的贵族豪强们揭竿而起,列二城、列三城陷入世家的叛乱之中,可称天下大乱。
辽阶方面,受朝廷恩惠的黎舍氏官员进入叛军基层,大部分的叛军成员都是老百姓,经过官员的劝解也是被招降,放下武器,接受朝廷发放的奖励,回归田园。
就这样,苏尔芬沙邦的叛军几乎在内部被瓦解。
夜衣冠接到命令,实行斩首计划,一夜之间,叛军高层被尽数斩杀,叛军群龙无首,轻松镇压。
蛮夷见形势不对,虽然立即搬迁,却仍然被黑卫军踏平。
年末,列国内外又重归和平。
趁着安宁,辽阶先是派遣代表团前往南舟岛议事,签订《碧水协约》;接着大举改革,一反既往辽魏“视列唯一、强制服从”的政策:
其一是颁布新的法行,其中包括诸多黎舍民的风俗习惯被许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