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忧也就是守制或守孝,为父母守孝是去除路上时间在家待满二十七個月,为祖父母守孝则是一年。
这么人性化的假期,朱由校只有羡慕的份。
时间飞逝,很快就来到了泰昌元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日。
朱由校没有大搞宴饮群臣,只是在乾清宫举行了一场家宴。
今年一后两帝的先后崩逝,朱由校也没有心情搞什么宴席。
过来参加家宴的除了朱由校几兄妹,还有在京的三位藩王与刚到京的福王。
福王终究是让他留在了京城过年,朱由校也做不出让人家大过年的,顶着寒冬返回洛阳。
而且,为了进一步感谢福王捐献钱粮,朱由校让他在过完年后再回洛阳王府,也就是跟百官一样,正月二十一再回去。
但是,朱由校也不会任由福王就这么耍赖。
说好答应他回京小住十五日的恩旨,就是十五天,本次超出的时间,要在天启元年扣除。
本还想继续赖在京城不走的福王,有了朱由校这条旨意后,在刚过完春节,就赶忙返回了洛阳。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按照大明既有惯例,每年的正旦与冬至都会举行大朝,而朱由校也没想过要将这两个所剩不多与朝臣接触的机会给删掉。
而之前的冬至,除了大朝,还有郊祭,但朱由校出于各种原因,都推给了五皇叔朱常浩。
而本次正旦,依然还有郊祭,朱由校继续推给了朱常浩,顺便让他再赚点外快。
正旦当日的一大早,催促朱由校起床的不是香喷喷的暖床宫女,而是王承恩这个贴身太监。
在被王承恩唤醒后,朱由校看了眼外面还算黑着的天,问道:“承恩,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皇爷,现在卯时四刻了,按照欧罗巴人送的时钟计算,差不多是早晨六点钟了!”
还没睡醒的朱由校,闭着眼睛说道:“哦,让朕再睡一刻钟,你们先去准备洗漱之事!”
“皇爷,奴婢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在床上继续挣扎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用力地伸了伸懒腰,这才接受了王承恩等人的伺候起床。
正在用早膳的时候,朱由检与三位皇妹在他们母妃的带领下,前来给朱由校拜年!
朱由校勉励几句后,给每人都发了十两黄金,并额外赏了不少的糖果糕点。
给朱由校拜完年,他们四人在他们母妃的带领下,继续给后宫其她太妃们拜年。
至于朱由校,自然是没时间给太妃们去拜年的,因为他马上就要去召开正旦大朝了。
没有皇祖父母与皇父母,朱由校虽然有时候比较孤单,但也少了不少的礼节麻烦,比如每日的晨昏定省。
虽然朱由校没了长辈可晨昏定省,但在去皇极门的路上,他还是先去仁智殿给泰昌帝与两位母妃拜了个早年。
朱由校登基后,将嫡母郭皇后与生母王皇后的彩棺与牌位,皆请进了仁智殿。
一起陪着身旁的大行皇帝朱常洛,等到皇陵修建好后,再择吉日一起入葬地宫。
三声响亮的鞭响后,朱由校迎着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一步一步走上了象征至高无上权柄的御座。
这已经不是朱由校第一次接受百官朝拜,心里也就没了刚开始时的紧张与慌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