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我刚进周刊没多久,老刘还曾特别指出我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记者写新闻报导和当网络写手论坛发贴是两个概念,写作的出发点和语言方式都必须不同,写新闻报导要客观,而不能像网络发贴一样总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强调自己的立场,如果要体现立场,必须是体现多方面的立场,至少也是当事各方的立场,同时,写新闻报导可以追求不同的切入手法,但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修饰堆砌,要直接明了深入且逻辑清晰,“个人文采是第二的,客观事实才是第一的。”
有一次,老艺术家焦晃要在BJ演话剧《正红旗下》,首演前主办方在老舍故居安排了一次媒体采访活动,本来大家都在聊戏聊表演聊的正好,突然有个记者问起了焦晃与李媛媛的旧日绯闻,焦老爷子一下子脸就变了,万般痛心地抓住话筒说:“我们搞艺术的只想少一事,你们搞媒体的就只想多一事,你们能不能放过我们?”采访回来,我就在编辑会上跟大家说起了这件事情,大家一听都跟在场的记者一样,义愤填膺,说怎么能这么对待一位老艺术家呢?人家又不是八卦明星!但老刘就说了,你们这样生气,其实就是预设立场了,焦晃当然是个明星,焦晃可不可以说八卦?关于李媛媛这个问题,李媛媛去世后不久焦晃自己就谈过嘛,对于娱乐媒体而言,当然首先还是要把握真实客观的原则,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做有意思有意义的新闻,那具体到这个问题,这个记者敢于这么问,就表明他其实还是想做出一些不一样角度的新闻,只是这个问题在此时问的显然是也有点不合时宜,但不合时宜的不是他不该在话剧采访时问焦晃这么一个艺术家这样的八卦问题,而是在于,李媛媛去世已经是快两年的事情了,而且这个问题焦晃一年前就说过了,此时并没有新的进展,所以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是没话找话,既无意思也无意义。
老刘也因此顺便跟我们说到,做媒体人,其实应该学会当一个“无情人”,这个“无情”不完全等同于冷酷无情,更强调的是,在做新闻报导的过程中,要尽量放弃自己的个人感情,情绪和立场,只客观报导事实,至于由此产生的情感、情绪和立场判断,“我们在选择报导什么不报导什么时,本身就代表了我们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立场,这已经够了,而剩下的,只需要把我们所了解到的事实交给读者,由他们自行感受体验,判断对错是非,该赞美还是该批判,都不是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替读者去做的事情,那是读者的权利,我们没有资格剥夺。”
他也特别跟我们讲了那个备受争议的摄影记者与秃鹰和女孩的事情: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颁给了摄影师凯文卡特和他拍摄的《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Sudan》,照片拍摄的是在战乱的苏丹境内,一个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在她的身后不远处,一只秃鹰正对她虎视眈眈,准备用她来果腹。凯文卡特用他的快门记录下了这震撼世人的一刻,在《纽约时报》发表后激起了国际间的强烈反响,成功引发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苏丹内乱的关注,在获得普利策大奖认可的同时,亦为自己招来了举世的非议,很多人谴责他残忍冷血无情,在当时竟然没有放下相机先去救小女孩,而这张照片获奖之后不久,也传来了凯文卡特自杀的消息。
老刘说:“从专业和职业的角度上来讲,凯文卡特正是做了一个新闻人该做的事情,对于记者来说,任何时候,新闻是第一的,客观记录下真实,这是记者首先要做的事情,新闻和真实面前,他必须先放下自己的个人感情,完成工作,这就是我所强调的要做一个无情人。但这并非就是真的要你去做一个冷酷无情的恶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凯文卡特当时选好了角度,静静地在现场等了20分钟,尽可能不让那只秃鹰受惊,待秃鹰展开翅膀,迅速按下快门完成拍摄,然后赶紧赶走了秃鹰,并亲自看着小女孩蹒跚而安全地离去,然后放声大哭。新闻人当然也都是有情感和良知的,但在新闻面前,要尽量避免用个人的情感情绪去破坏了事件的客观与真实,要切记,在新闻当中,记者的唯一身份是记录者,而不是参与者。”
老刘说,虽然我们是做娱乐演艺新闻的,看起来似乎没有社会新闻战地新闻那么严酷,更具有消费产品的性质,更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和人情味,本身我们自己也可能就是这类新闻的消费者,所以我们在面对我们的新闻对象和新闻事件时,往往也是最容易带有个人情感情绪的,“既然是产品,就一定要有它的独特性和价值标签,要成为别人只有在你这里才可以买到,在你这里买才会更值的东西,因此我更要强调你们在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无情”,尽量做到客观,冷静,艺人们讲话往往都是有煽动性的,你别一上来就先被他们感动了,那你就完全被动了。只有这样,你们才不容易被艺人公司所左右,《风周刊》才不会沦落成艺人公司千篇一律的传声筒,不能让艺人公司决定了你的价值,而是你要用你跟艺人的交流、对他们的观察,大众对他们的表现的反馈,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的价值,你的新闻才可能真正有分量有价值,才能让人家觉得你传递的这个信息产品值得消费。”
也因此,从周刊成立的第一天起,老刘就对我们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由于我们的采访对象大多是明星艺人,所以,第一,任何人在采访明星艺人时,要坚决杜绝粉丝行为,除非是周刊合作要求,不许在采访前就主动找明星要签名合影,“那样的话,明星就会把你当成是他的一个追星的粉丝,而不是能客观报导他的相关事件的新闻记者,就不太可能会跟你平等对话,给到你的信息也未必是客观的、适合大多数读者的。”
第二,采访明星艺人时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不是说也要达到明星那种程度,但至少不能显得很low很邋遢,“明星们被人追捧惯了,总是难免会有些心理优势的,你要让他觉得,你是能有跟他平等对话的资格的,不能让他一上来就把你看低了,有的人就会因此轻视你应付你,那样你的采访就会被动了。”
第三,明星们太习惯于说场面话和假话套话,所以采访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尽可能掌握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个明星这个事件相关的信息,这样你对明星们给出的答案就更容易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这将有助于你在采访过程中及时判断,哪些话题可以尽早打住,哪些问题需要及时反驳,哪些问题需要适时追问,这样你的采访才可能获得更多干货。
第四,百闻不如一见,采访明星,尽量要做到面采。明星是一个特别容易套路化的物件,从他们口里说出来的话,大多是事先准备好的套话,跟一百个记者说出来的话往往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如果想要点“真材实料”,就一定要到新闻现场去,当面听明星自己讲,而且,功夫多在话外——即,要观察明星讲话时的动作,表情,对每一个问题的肢体反应,这些信息或许比明星口里说出来的话更有价值。“而且,采访明星时,尽量要直视他的眼睛,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更重要是,你会对他的反应更加一览无遗,明星也相对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你的提问。”老刘说。
我特别感谢在我的入行之初,便有幸遇到像老刘这样的名人名师(老刘正经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这也是我们好多同事愿意加入这个前途未卜的周刊的一个重要原因),教给我们的都是经过他们切身体会的真知实学,而不是那些课堂书本里千篇一律的教条套路,这就让我们这些新兵蛋子迅速地就在实际锻炼中成长了起来。
我知道我是新人,比不得其他早已经有过多年采访经验的同事,所以前辈们说什么,我基本上都会先照着做的。譬如采访杨丽萍那次,采访前,我跟摄影老师都说,遇到这样难得的大师,一定是要合影留恋一下的,但采访过程当中,一是我想起了老刘的叮嘱教导,采访前绝不能有粉丝行为,二是访着访着,我和摄影都不由自主地觉得,对面坐的这位是真正的艺术家,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仙,我们聊的那么深入高级,合影这种世俗的行为,倒显得有些破坏氛围了。于是我们都忍住了,并且,在我之后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我真的坚持做到了没有在采访活动中找任何明星合过影,反倒都是一些明星会主动说,我们要不一起合个影吧,譬如刘德华,张学友,陈奕迅……
但也有很矛盾的事情,譬如,有一天我联系好了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的采访,出发前,老刘特意来找我,我以为他又要交待什么注意事项,结果他含羞答答地跟我说:“能不能,帮我要个张火丁的签名?”
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