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折腾了一个晚上,快天亮时才睡着。睡醒时,天又快黑了!

趴床上刷着购票软件,见还有去南京的余票,我便翻身下床,收拾行李。为什么这般急切?我听闻,南京龙蟠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能睡个好觉。

其实,南京不仅仅是块风水宝地。有一个叫朱偰的牛人(在我看来,戴过“右派”这顶大帽子,文革时期住过牛棚还活下来的人都是巨牛的人)在比较了长安、洛阳、南京、BJ四大古都后,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南京)为最。”

朱偰说的话,我深信不疑。但真正让我注目南京的,并非是谁谁谁说南京有多么多么好,而是南京城的历史上那一次又一次触目惊心惨绝人寰的屠城。

久远的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就说说我略略了解的那三两桩。

想当初,上帝的二小子、耶稣的小弟弟洪秀全领着太平军攻下南京城,便照拜上帝教的教义,诛杀城里属于“妖孽”的满人。咱们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就讲: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相比之下,我这番穷游中国,除了四处浪荡之外,我也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我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报复性地折腾肉身与平凡寡淡对立,这种折腾也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扯远了,先记下,反思用。继续说屠城之事。

话说洪秀全的屁股在南京城还没坐热乎,曾国藩的湘军便打破了城池——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财物与女子就抢夺。那惨状,曾国藩说得明白:“秦淮长河,尸骨如麻”,“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这绝非曾国藩吹擂他的湘军,我就找到了佐证的文献:“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有人说,经此一劫,南京城内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

再近些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万日军兵临南京,获命“全部杀掉俘虏”,对平民“断然处置”。三十万同胞,一个紧挨着一个地走进了屈辱的历史。

或许是想到这触目惊心之事,很多胆小的人来到了南京城,感觉这座城阴森森的。要我说,南京城与其他城最大的区别就是,举头三尺有数千万亡灵,在瞧着每一个来客。

有他们在瞧着、看护着也好,少了好些人在这南京城放肆。

2.

若想要真正感受到南京城的厚重,我建议你一大早跟我乘地铁二号线到苜蓿园站,然后下来走几步,搭小火车到明孝陵。朱元璋就睡明孝陵。

据说明孝陵建成时,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此外,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陵中最叫人羡慕的就是这些长生鹿了。它们一个个都领到一块真材实料的御制银牌,刻有“盗宰者抵死”的字样,悬挂在颈脖上。不必说,美观度是有的,安全感是有的,大抵这就叫“幸福”吧?

帝王在世时,每当举行大典,都会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进笼子,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那他们归天后,如何才能有相同的排场呢?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陵前设置那些动物的石刻。号称“南京最美六百米”的明孝陵神道上就有两打这样的石刻。每种动物都是两对四件,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为什么有的跪着,有的站着呢?游走在石兽间,估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你若像我一样仔细的话,或许就会发现,这些石兽不但是两跪两立,而且是先跪后立。这样的设计,确实够精妙。因为,当我沿着神道由外向里猛冲猛跑时,便会产生石兽从跪趴到站立、顶礼膜拜诚服的动感,就好似地铁里的动感广告。

对于我的疑问,还有一种有趣的解释:这些石兽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相比雕凿立着的石兽,雕凿跪着的石兽更省石料;完全是为节约石料计。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也是查了百度百科才认全,神道两侧陈列的石兽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六种动物。有意思的是,骆驼赫然在列,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创造性地在自己的陵墓前设置这么一种陌生的外来动物呢?

有人推测说,骆驼出现在明孝陵,很可能是因为明朝是打败了强悍的蒙元政权建国的。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骆驼有“沙漠之舟”之誉,明孝陵神道上出现骆驼,可能就是在暗示朱元璋一生的丰功伟绩——他将版图扩展到北方的沙漠了。

走过明孝陵神道,少不了要将这一套石刻和BJ十三陵总神道朱棣的那一套对比。

感受是,儿子学老子;老子的质朴雄浑,儿子的精巧呆萌。

对于明孝陵的建设,朱元璋极为用心的。几百年来,多少英雄好汉惦记明孝陵地宫?但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这足见朱元璋的用心程度了。

大多数皇陵的建设是从上往下扒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与之不同的是,明孝陵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这种横穴式的方法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盗墓的好汉从上往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进入墓室的唯一通道。为了隐藏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处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许多多盗墓的好汉无功而返。除了横穴和侧墓道,考古人员还在明孝陵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发现了厚厚一层鹅卵石。这山头上怎么会有鹅卵石呢?其实,这是人们背上来有意铺设的,不仅便于排水,更为重要的是防盗。这类似于流沙防盗法——当盗墓的好汉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给填满。

虽然明孝陵采用了三大有效的防盗措施,但如果遇上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握有重兵和炸药的军阀,也难逃一劫。幸运的是,历史机缘却让明孝陵逃脱了这些大盗的魔爪。

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清朝建立后,康熙、乾隆通过保护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区的抗清思想;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

明孝陵躲过那些盗墓的好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离南京城实在太近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头很快会知道。这让盗掘活动根本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