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浑邪王他们到了,那些做买卖的商人们因为啥啥原因,被定了死罪的有五百多人。汲黯一看,这不行啊,又去找皇上:“皇上啊,您想想看,匈奴之前攻击我们,我们出兵打他们,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我觉得啊,您应该把这些匈奴人当奴隶送给那些战死的将士家属,再把战利品分给他们,这样老百姓心里就平衡了。现在您就算不能这么做,那浑邪王带着那么多人投降,您总得好好招待他们吧?可您不但没这么做,还因为这些小事儿要杀五百多人,这不是‘为了一片叶子放弃整棵树’吗?我觉得这样不妥啊!”皇上听了,还是没搭话,只说:“我好久没听汲黯说话了,今天又说这些没用的。”
过了几个月,汲黯因为小事儿被免了官,就回老家种田去了。
又过了几年,朝廷换了新钱,结果老百姓们纷纷开始偷铸钱,特别是楚地那边儿,简直乱成一锅粥了。皇上觉得淮阳靠近楚地,就又把汲黯叫回来,让他当淮阳太守。汲黯一听,直接跪地上说:“皇上啊,我以为我这辈子就得在田里度过了,没想到您还能想起我来。不过我身体不太好,干不了太守这活儿。要不您让我当中郎吧,这样我还能在宫里给您补补漏啥的。”皇上说:“你嫌淮阳不好啊?我现在可是点名要你去的。淮阳那边儿官民关系不好,你去了正好能整治整治。”
汲黯临走的时候,去拜访了大行李息,跟他说:“我这一去淮阳,就不能跟朝廷议事了。但御史大夫张汤那家伙,聪明是聪明,但只会拒绝别人的建议,说话也只会掩饰自己的错误。他净说些好听的话,但都不是为了国家好。他喜欢搞事,玩弄法律条文,心里藏着坏心思来忽悠皇上,外面又靠着那些坏官吏来撑场面。你是九卿之一,得早点跟皇上说啊,不然到时候你们都得遭殃。”李息怕张汤,没敢说啥。
汲黯到了淮阳,还是像以前一样治理,结果淮阳那边儿政治清明,老百姓都夸他。后来张汤果然倒了霉,皇上听说了汲黯和李息的话,就把李息给办了,让汲黯以诸侯相的待遇待在淮阳。汲黯就这样在淮阳待了七年,然后去世了。
话说汲黯去世后,皇上念及他的功劳,就把他弟弟汲仁提拔到了九卿的位置,儿子汲偃也混到了诸侯相的高位。连他姑表姐的儿子司马安,小时候还跟汲黯一起当过太子洗马呢。司马安这小子,脑子活络,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升官到九卿,最后还以河南太守的身份退休。他这一家子,因为司马安的关系,一下子就有十个亲戚混到了二千石的高位,简直是一飞冲天啊!
不过说到在官场混得开的,还有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濮阳的段宏。他一开始是给盖侯信当小弟的,因为深得信任,也一路升官到了九卿。不过啊,那些卫国人,一提起汲黯来,都吓得哆嗦,觉得自己根本比不上他。
再来说说郑当时吧,这哥们儿字庄,是陈地人。他祖宗郑君当年还跟着项羽混过呢,项羽死后才归顺汉朝。不过啊,高祖让项羽的旧臣都改名姓刘,唯独这郑君不愿意,结果就被贬为大夫,最后还被赶走了。这郑君在孝文帝时期就去世了。
郑庄这人呢,就喜欢行侠仗义,当年还救过张羽一命,因此在梁楚一带名声大噪。孝景帝时期,他做了太子舍人。每到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都会准备好驿马,安置在郊外,去拜访老朋友,感谢宾客。他经常忙到深夜甚至天亮,生怕漏掉了谁。郑庄喜欢黄老学说,特别仰慕那些有德行的长者。虽然他年纪轻轻,官职也不高,但他交的朋友都是些有名望的大人物。武帝登基后,郑庄逐渐升官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最后还当上了九卿和右内史。不过后来因为和武安侯魏其闹了点矛盾,被降职为詹事,然后又迁为大农令。
郑庄这人做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礼节。他告诫手下:“客人来了,不管贵贱都不能让他们在门口等着。”他总是亲自接待客人,显得特别谦逊。郑庄还很清廉,不搞什么产业,全靠皇上的赏赐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不过呢,他送人礼物却非常吝啬,最多就送点算器和食物。每次上朝,他都会趁机向皇上推荐那些有德行的人。他提拔的官员和下属,他都认为比自己还要贤能。他从来不直呼下属的名字,跟他们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伤害到他们。一听到别人说好话,他就会赶紧告诉皇上,生怕错过了机会。因此啊,山东一带的士人都对郑庄赞不绝口。
郑庄被派去视察黄河决堤的情况,他主动请缨要准备五天的行程。皇上听了笑了:“我听说‘郑庄出行,千里不带粮’,你这次咋还提前准备行程了呢?”其实啊,郑庄在朝廷里,总是尽量迎合皇上的意思,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国库空虚,财政紧张。郑庄呢,他让手底下的宾客去当大农僦人(负责运输的官员),结果这些人欠了一大堆债。司马安作为淮阳太守,就把这事儿给捅出来了,郑庄因此被贬为庶人。但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长史。皇上觉得他年纪大了,就让他去当汝南太守。几年后,郑庄在任上去世了。
想当年,郑庄和汲黯一起位列九卿,清廉自守,品德高尚。他们两人失势后,家里穷得叮当响,宾客也一个个离他们而去。后来他们去了地方上任职,死后家里连点余财都没有。不过啊,因为郑庄的缘故,他的兄弟子孙中有六七个人都混到了二千石的高位。
太史公说啊:“像汲黯、郑庄这样的贤人,有权有势的时候宾客如云,一旦失势就门可罗雀。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下邽的翟公曾经说过,他当廷尉的时候,家里宾客盈门;失势后,门口冷清得可以挂起捕雀的网了。后来翟公又当上了廷尉,那些宾客又想上门拜访,翟公就在门口写了大字:“经历了一死一生,才知道交情的深浅;经历了一贫一富,才知道交往的真假;经历了一贵一贱,交情才能显现出来。”这话用在汲黯、郑庄身上也合适啊,真是让人感慨啊!
再说说河南的矫制,那可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啊。淮南王卧理朝政,连天子都佩服他。汲黯因为积薪之叹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直言不讳。郑庄则善于推荐贤才,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誉。但在这交际场中,势利之交屡见不鲜,翟公的感慨也让人深思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