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茶楼奇人

成都位于蜀地西北,再往西走,就是广袤高原,临近雪区,人烟稀少。

自唐朝开始,以成都为中心的 “剑南西川道”, 是神州最富庶区域,且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繁华一直持续到现在。

从其他地方来的货物,大多从东而来,因此东城区,也是三教九流汇聚,人员最复杂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车马店、客栈不计其数。

茶楼酒肆更是遍地都是。

“麻辣卤兔儿,过年尝尝嘞!”

“热乎醪糟儿,甜香暖人心嘞!”

“酸爽醋豆儿,解腻来一碗嘞!”

“画,好看又好吃,过年讨个喜嘞!”

街道上,各色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行人更多,也更加混乱。

李衍穿行其中,同时施展神通,各色气味尽数涌入鼻腔,最细小的声音也能通过耳朵分辨。

这便是术士最大的优势。

即便术法一般,凭借强悍的五感,也比一般武夫更能捕捉战机。

如今的李衍,更是如同雷达。

沿着街道走过,各种动静了然于胸。

他能闻到,有座酒楼的酒水之内,放了些不为人知的“作料”,很容易让人上瘾…

他能听到,暗巷中有几名扒手,正商议着怎么才能昧下些银子,少给佛爷上供,好多弄点钱回家过年……

他甚至能闻到,有做染布坊的大缸下面,埋着一具腐烂尸体,淡淡怨气不断溢散,让染布坊的老板和老板娘被阴气侵染,必然大病一场…

他也能听到,有命苦的小伙计躲在房里哭泣…

红尘百态,扑面而来。

李衍没有过多理会。

从前世到今生,他行走人间,闯荡江湖,见过了太多不公与悲惨之事。

并非血已冷,而是实在无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样也有不公。

抛去心中杂绪,李衍忽然停下看向左侧。

那是座茶馆。

蜀中是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自来到蜀地,到处都可见茶馆,无论都城还是小镇。

蜀中百姓也爱茶,无论达官显贵,还是白丁苦力,有钱没钱,最大的消遣都是在茶馆。

但眼前这座,却着实不凡。

茶馆面积不小,且有两层楼,飞檐翘角,斗拱精巧,木框雕刻繁复图案,或山水,或鸟,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幅微缩的画卷。

屋檐下挂着铜铃,斗拱下吊着红灯笼。

微风拂过,清脆悦耳。

门楣上,挂着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茗香阁”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

门槛由整块青石雕琢而成,表面磨得光滑如镜,积雪被整齐扫在两侧。

李衍眼睛微眯,也有些诧异。

这座茶馆,从上到下都透漏着一个字:贵!

门口一个乞丐都没有,说明有背景。

有档次,有背景,开在这人流混杂之处,说好听点是闹中取静,说直白点,就是肯定有问题。

想到这儿,李衍阔步向茶馆走去。

“见过先生。”

门口的小二连忙迎来,满脸微笑道:“您可定了位子?”

李衍诧异,“喝茶还要定位子?”

小二身着得体,说话也很和气,微笑道:“客人对不住,这里的位子都得提前定。”

“哦…”

李衍一听,反倒来了兴趣。

这种事,他前世见过不少。

有的是为了自抬身价,哪怕客人没几个,也得让你提前预定,好显出自己地方不凡。

有的是生意火爆,招待不过来。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开茶馆不为挣钱,只招待特定客人,做掮客生意。

李衍耳朵微动,听到里面细微说话声,立刻明白这间茶馆就是第三种。

他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定不定位子不重要,主要想找人喝茶,谈笔买卖。”

对面的小二见他掏出银子,却是看也不看,微笑道:“客人您请。”

说罢,抬手弯腰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衍摘下斗笠,跟着小二走进茶馆。

里面的布置,与其他茶馆也有很不同。

内堂极为考究,放了七八张宋式雕圆桌,桌面光滑如镜,边缘雕刻云纹,皆配着圈椅。

桌上摆着精美青瓷的茶具,描绘山水鸟,四周粉墙挂着山水泼墨、鸟工笔画。

桌子之间有屏风遮挡,四周还有绿植盆景。

既有隐秘空间,又不遮挡后方木质舞台视线,舞台之上并无寻常茶馆常见的评书鼓书,唯有一名衣着素雅的女子,正弹奏古筝。

琴音带古韵,茶香携芬芳。

仅这前堂,便已显出不凡品味。

前堂之内只有两座客人,皆衣着华丽,一边喝茶听曲,一边低声交谈。

他们声音很小,几乎被琴音遮掩。

然而李衍却听得一清二楚。

“闽州那边如何?”

“听说闹事的红毛番都被杀了…”

“吕兄,此事该怎么办?”

“那种矿你吃不下,发现了也没用,朝廷给的银子不多,我认识王府管事,看能否帮你引荐…”

他们说的隐晦,但李衍却知道是什么。

海外贸易、新式火药矿场…

哪一个,都非普通人能接触。

怪不得要设立门槛。

就是不知这茶馆主人是谁…

想到这儿,李衍心中暗自摇头。

程家家大业大,但也有些衰落,给出了线索,却考虑不周,没说这茶馆背景。

“客人,你在这里,还是去雅间?”

“去雅间吧,清静。”

“好,请随我来。”

李衍跟着小二,沿木楼梯拾级而上,便来到茶馆的二楼,同样的风格,却分出了一座座雅间。

“客人,您且稍等。”

小二将他领入一座雅间后,便转身离开。

李衍随意坐下,看了看周围。

这雅间面积不小,里面宽敞明亮。

窗棂同样雕刻精美,透过窗户,外面街道屋檐银装素裹,宛如画像。

处处是景,建造此楼者手艺不凡!

不管背后是谁,至少这里布置让李衍欢喜,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很快,便有一衣着素雅的妇人走了进来。

其年纪不小,但气质却很不俗,微微点头道:“客人习惯喝什么茶?”

李衍眼睛微眯,“都有什么?”

妇人回道:“蒙顶石、顾渚紫笋、天目青顶、雁荡毛峰、庐山云雾…神州各地名茶,小店都存了一些。”

“客随主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