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边干活,边说道:“这段时间砍柴砍树,军用锹上的刀刃都有些磨损,刀刃都磨了几次了,看样子要赶紧地做把斧头了。我那50粒6毫米钢珠是轴承里拆出来的,是高碳铬合金钢的,就是那种高强度、高耐磨性、高疲劳性能的高碳铬轴承钢,是户外狩猎刀具的最好材料之一。我们可以在用木炭冶炼过程中,温度可达1000度以上,如通过鼓风机吹入充足氧气,可以让冶炼温度可达1500℃以上;将钢珠融化后,倒入粘土做的斧头模具中,然后再将浇铸的斧头进行磨刃。”一听我这样说,华子也说:“一个大厨,没有一把合适的菜刀,做出的菜都没有灵魂了,另外要处理兽皮和割制细皮绳,更需要一把锋利无比的小刀。我想了一下,现在至少还需要1个大开水罐,2个储(食)物罐,2个腌制大罐。”
听到我与华子所说的,众人也觉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觉得缺少斧头和锋利的小刀对生存影响比较大,但是对腌制大罐觉得莫名其妙;华子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这帮傻子,你们没有看到树林外还有许多野生的桃树,长了很多毛桃不,生着太难吃了,但腌制一下相当好吃,冬天我们也就有泡菜吃了。”众人一听,大夸华子真是厨界中的大拿,当代精英中的战斗机了;那一通拍,听得皮厚脸黑的华子满脸得意、脸色黑中透红。闹腾了一会儿,就听到小明说了:“纯铁的熔点:1500多度,合金钢的熔点大约1300~1400℃,粘土坩锅只能承受700多度的高温强度,承当不了钢珠融化所达到的温度;如果粘土粉掺入均匀的石英石粉,可能能够承担合金钢融化的温度,可以试试了;另外,自行车链可以拆一半做2把功能小刀和1-2根钢锯。明天开始建一个比以前大二倍的土窑,准备多烧制华子所说的大罐、石灰石、木炭和铁;最好先设计这个土窑,能够重复使用,这样可以省很多事了。”
随后五天,众人相互激励,同打鸡血般,在留下3人建设木堡的同时,白天频频出动,找猎、收集木柴、粘土、铁矿石、石英石、石灰石和各种可做细绳的藤等诸类物资,同时在东侧的小水池附近挖掘可抓扑野猪类大型野兽的陷阱,在挖掘中,收集可见的粘土、铁矿石、石英石、石灰石和大一些石块,地面可见的各类可利用的石块、石粒都收拾干净并分类放置好。晚上,分工再将各种收集的材料进行精细处理。5天时间,木堡的第二层四壁和窗眼也建设完毕,正在向双层之间夯实土质隔热层,估计再有5-6天基建部分就可全部完成,等待水泥生产出来,楼层、楼顶、墙面进行抹灰防水了;5天内,我与军子做了3个壁厚2CM开口20CM直径40 3个带盖储(食)物/开水罐,为了大罐毛坯不软塌或烧制中变形,为了保险,用细竹片条在内外壁制作了做了骨架;另外还做了3个用粘土粉与石英石细粒混和均匀的带流口坩锅毛坯(直径30CM×高度20CM×厚度3CM)、1个直径50CM*高10CM的平底盆和30块简易耐火砖毛坯(20×3CM),这些毛坯远比前一批砂器更厚,阴干的时间需要更长,避免在窑内烧制过程中因表面干内部还有水份造成开裂现象。
5天内,收集了近百多斤铁矿石,洗浄凉干后;砸成粉或粒状,按4%的比例加入石灰粉,根据Fe3O4+2C=2CO2+3Fe公式按11%的比例再掺入木炭粉;百多斤褐铁矿石以我们现有的水平顶多能冶炼出30斤左右生铁,勉强能做一个小型的铁砧和几十个三棱型铁箭头。
下午,我与军子2人来到被废的土窑处,将一块块烧结成硬硬的粘土块收集好,放制于一处待用;将窑底扩至直径1.5M,用细竹搭建了一个网状结构的圆锥架(直径1.5M*高1.6M)放入窑坑中,然后坐在边上在想烧制物品和燃料如何摆放,避免出现上次在烧制过程中物品因坍塌而变形,和物品摆放使燃烧更加均匀更加充分;2人通过测量和多次模拟摆放后,利用烧结成块硬的粘土搭隔成层后,可以避免毛坯坍塌、和燃料摆放与通氧空间之间的平衡;同时利用块结的粘土和和耐火砖毛坯摆放,可以使土窑可以大部分重复利用。解决了土窑相关的问题后,2人如释重负,剩下的就是等待过几天毛坯阴干和准备足够多的燃料了。
回到大石桌边,就听到胖子在木堡顶层说:“水泥生料已准备好了样品,就等你们来锻烧成熟料了。现在顶层的细缝最多明天可以填补好,楼顶小岗楼最多后天就可做好后,就等水泥来做防水了。”“木屋顶做好后,再用毛竹劈两半,将竹片正反交替铺放,互相搭合在一起,严密性强还比较牢固;最好在木屋顶上也抺上一层水泥防水,有竹瓦与水泥双层,雨水不易漏到屋内了;竹瓦檐要伸长些。”阿春补充道。
三天后,毛坯阴干了。于下午14:00多,开始按照前几天最佳模拟摆放方案将毛坯、石灰石、铁粉球和各种燃料,还增加了一个用板硬粘土和湿粘土做了个通风的小盒,盒内放了大约1斤多水泥生料。窑内物品摆放好,用带沾满稀粘土的大树叶糊满外圆锥外架,然后再糊了三层,足足有8-10CM厚的湿粘土;做完窑壁后,再仔细检查无异后,开始点火,不一会儿,窑顶孔冒出了黑烟,2人狂向底部孔摇扇通风,尽量向窑内吹入更多的氧气,让里面燃烧更充分,温度更高;待窑顶出的烟不再显黑色时,2人已累的大汗淋漓,脸也熏花了,黑色的汗水顺着太阳穴往下淌,脸上黑一道白一道;赶紧用粘土将孔封堵。2人气喘嘘嘘地坐在边上休息了一会,围着土窑又转了几圈,仔细检查了无裂无漏等问题,转身,去冲洗。
在冰爽的山泉水冲洗下,全身神情气爽,顿觉得刚才的疲惫与劳累一扫而空了。向小明组长打个招呼,安排正在木堡上层正忙乎的华子和阿春下来休息一下,准备一起出树林去收集物资和今晚的食物了。
外勤组3人坐在石桌边,每人端着一杯凉枣叶茶,商量着出去主要弄些什么物资,走那条路线。茶尽,起身;带好全套用品,先向竹林走去,准备挖几蔸竹笋,晚上来竹笋炒肉来换换口味。来到竹林深处,发现多处竹根和竹笋有啮齿动物咬的痕迹。看了一下咬痕,深且较宽,是大竹鼠!明天可以来下套子了;挖了几蔸完好的竹笋,又摘了一些新鲜的竹叶放到背篓中。又向西走了十几步,看见几根高耸挺拔、竹杆粗大的、直径超过25CM的毛竹与众不同,用刀背敲了敲竹杆,沉闷,竹壁比较厚,与藤片搭配,可以做较好的复合弓;记住位置,等冬季,气温低而干燥,竹子生理机能活动减弱,竹液流动缓慢,水分含量较少,竹壁组织结构紧密,质地坚韧、强度大,材质最好又不易遭虫蛀的时候来砍伐。正在琢磨这几根竹子,身边的华子碰了我与阿春,同时轻轻地向我俩嘘了一声,并指了指坡下50多米矮丛林处;朝他指的方向仔细瞧去,一头野猪在地上拱着什么;三人轻轻地蹲下来,慢慢地后退回竹林中,还好是坡上,下风头,加上竹叶与野草在风声中发出的声音,盖住了我们先前发出的声响,否则被这强壮的野猪,我们三人这简单的装备真不知道如何对付这全身披满铠甲的恶兽了。
慢慢地退回竹林,从竹林的东北方向很谨慎地向盐果树林走去,沿途又捡了几块拳头大的石灰石和几小把褐铁矿石,一路无语,来到了盐果树林,摘了一大堆盐果树叶和一小堆果子,将背篓装的满满的、压的实实的;在树林中土上看见十几个深浅不一大小不一小蹄印,偶蹄,不是前趾尖锐,后趾浑厚圆滑的野猪四趾蹄印!3人提起的心又放下来了;下坡来到水池边,看见湿地也有一些零乱的小偶蹄印,与上坡的盐果树林内的蹄印一样,看印坑水浸蚀程度,也就这一二天的时间,难道又有麂子来吃盐果树叶和喝水!
带着这个惊喜,3人沿着缓冲区慢慢地搜寻猎物与其他物品;可能这段时间我们活动的动静太大,野物很少来到缓冲区吧,这次只收到被套的二只、一大一小野兔和一只傻傻的山鸡,勉强够今天的晚饭和明天的早餐了;又收集了一些糖罐子、浆果、野菜和一小捆细藤,边走边在猎物可能出现的点又设置了一些新的圈套,在晚霞艳丽的照耀下,回到了木堡。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