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反攻天启环计划复核通过正式启动,所有天启研究员们都去到了自己该出现的地方。

在距离天启研究院总部大约5公里外的地表上。

被选中进行突破天启环的四十人正汇集于此。

此时天气正晴,已经早早的就将保护服穿在了身上的英岚边凝望着在云层中忽隐忽现的座空鲸,边问向自己身旁一名带着通讯器的二级研究员:

“厉峰他们那边开始了吗?”

“厉院长他们已经就位了,随时等待我们的信号。”

“那我们也开始吧,段凯,你们先带一台终端上去。”

“收到!”英岚话音一落,早已站在发射器旁待命的段凯等人就麻利的行动起来。

检查,测算,调整,充能,就位。

随着发射器尾部爆发出一阵明亮的火光,弹射而出的座舱就化成一条白线,直直的向着座空鲸巨大的身躯连接而去。

但直线在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开始弯曲,行进的轨迹也愈发的偏离座空鲸的方向。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发射器本身是个闭门造车的产物,地表实验次数极为有限,所以执行任务的研究员们早就针对意外情况做了些准备。

在发现行进轨迹偏离预定路线后,坐在最前方的段凯颤颤巍巍的拉了一下头顶的把手,半开放式座舱顶部透明护罩就向后滑开,舱内四座椅也向上升起。

没有了护罩的保护,凛冽的狂风将段凯防护面罩吹的咔咔直响,但他丝毫没有在意,随手紧了紧自己背上的喷气背包后,就向身后打起了指令手势。

收到指令的其他三人也学着他检查起了喷气背包,等待了一小会儿,他们坐下的座椅就猛地将他们弹射了出去。

下一刻,天空中那条已经快成长为圆弧的曲线就迅速的分出了四条新的直线,又继续向着座空鲸的方向连接而去。

但这叉出去的四条直线也出现了意外,在又飞行了一段时间后,仅只有一条在打了一道弯后勉强的连接到了那个庞然巨物之上,其他三条则是在距离座空鲸还剩一小段距离时急转而下,变成了三条九十度的折线。

“艹,喷气背包的航程还是太短了吗,快联系段凯问问他终端机的情况。”

看着天空中张开的三顶降落伞,地面上的英岚爆了一句粗口。

感受到了英岚的焦急,通讯员马上就给出了答复。“段凯说终端机没有损伤,但掉下去的那几个兄弟都在发射的过程中受伤了。”

“那赶紧联系一下附近的探索小队注意降落伞的位置进行救援”

“崔冰,重新计算发射器的角度,我们之前的计算有偏差。”

“孟秀,你再带一台终端上去,记得算准了再启用喷射背包!”

英岚语气有些不耐的连下了三道命令,第一次的尝试虽然没有完全失败,但也谈不上成功,这让TA的心中有些烦躁,才第一步就产生了这么多折损,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这次我去吧。”

封良和薛晴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两人都读出了英岚的担忧,导向神经元的护送绝对不能出错。

第一次出师不利,第二次就绝不容许有失,现在确实是需要最可靠的人,用一次成功来稳定住所有人的情绪。

英岚没有马上回答,TA先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员,然后沉思了几秒才将目光转向二人。

“这次你们一起去吧,带两台上去,最后一台我来。”

得到答复的封良和薛晴没有跟段凯一样并马上就进入座舱,而是先在地面重新测算起了发射器的发射角度。

出于技术上的障碍和对初始加速的妥协,发射器几乎是不可能将座舱直接送到座空鲸背上的,但在封良的视角中这却并非是不可能的。

如果要问这个世界上谁对这台发射器最为了解的话,那答案一定是封良。

早在准备阶段的集训时,他就不知道用数据世界读取过这东西多少次,构成这台发射器的每一零件有多大尺寸他心里都一清二楚,调节各项参数更是不在话下。

现在对他唯一的障碍就是对座空鲸的测算他不敢完全保证准确。

但在这方面薛晴是绝对的专家,身为仅有的几位一级研究员之一,她在天启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正是座空鲸,这也是为什么几次对终端的回收任务一直都由薛晴主导。

封良半坐在发射器的机舱当中,边听着薛晴时不时给出的参数边不断地调节着面前的仪表盘,两人此时已经调试了快五分钟的时间了。

这让英岚等的有些着急,虽说稳妥很重要,但时间同样不等人,每拖慢一秒都会增加一分被天启发现的风险。

正当TA准备出言催促时,封良从机舱中探出头来。

“搞定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