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家洞天福地中,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彼此间洋溢着喜悦的交谈,似乎所有的思念在此刻都化作了热情。

林天行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儿子,激动地拍了拍林墨渊的肩膀。自儿子踏上岁阳山的拜师之旅,已经过去了五年的光阴,此刻的团聚,让所有的等待和思念都变得值得。

林墨渊的母亲,白清月,脸上绽放着温柔的微笑,她的目光如同春日的暖阳,深情地凝视着自己的儿子。她的眼神里,既有无尽的慈爱,也有重逢的喜悦,那是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期待。

在父母不断的询问下,林墨渊开始不断讲述着自己上山修行所遇到的人事物。

最后谈到自己通过悟道,成功突破了资质的限制,从百漏之身转变为混元道体,甚至拥有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力量。

当父亲林天行得知林墨渊竟然通过独特的悟道法门,使得自身那难以修炼的百漏之体得以重新组合时,眼眸中骤然闪过一抹惊人的光芒,同时还伴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情绪。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如果……”

林天行忍不住喃喃自语道,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正在展开。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被束缚于百漏之体,无法踏上真正的修行之路。

即使有些人能够开始修炼,但他们的体质也存在各种缺陷,灵根资质参差不齐。

比如有的人只有火灵根,很难理解其他属性的力量,只有修炼火之力是事半功倍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借助这种神奇的悟道之法,转变自身的资质与灵根,那么这无疑将成为整个世界的福音。

“不,我认为这种悟道并不是轻易可得的,否则在过去的一千年里,英才辈出、才华横溢者如过江之鲫,为何偏偏是渊弟洞察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呢?毕竟……”

与此同时,哥哥林墨轩却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他一边缓慢地踱着步子,一边冷静地思考着,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林墨渊淡淡说着,其所述之理,皆源自《道德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无之妙,大玄大奥。常‘无’之际,可观宇宙本体,自‘空’、‘道’之视角,可感悟天地万物之演化全程,体悟此生化万物之奥妙、浩瀚与伟大,进而明悟空中之妙有。

而常‘有’之间,可观天地之孕育,乃至演变成五彩缤纷的诸天万界。如此,方可领会道造化万物之‘徼’妙、玄妙。”

虽然林墨渊所说的话,听上去玄妙无比,犹如天方夜谭,然而家人们皆听得沉醉其中,好像林墨渊身上有一种特殊频率,能令人不自觉地放松心神。

林墨轩听完弟弟所说的道理,仿佛若有所悟,略带疑惑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莫非关键在于常无?如果说常无代表着心里面常常清净,这种事情确实很难做到。

暂且不说那些修仙者,为了追求力量,已经生出无数的烦恼,他们的修行之法,无非是不断汲取能量,寻觅窍门,以求突破更高境界,在这种不断抓取的情况下,想要清净,根本不可能达到。

哪怕是平民百姓,他们也都奔波在生计之上,为子女而担忧,为家庭而发愁,心中常常装着无数想法,想必更难清净。”

林墨轩听完林墨渊所说的,开始一字一句分析,很快就明白了常无是什么意思,想必他的悟性,也不会太差。

“哥哥,你说的完全正确,如果人能处在这种清净无为之境,便可以轻而易举的领悟,道的真谛。”

紧接着,林墨渊又继续说道:

“在我前几天悟道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种景象,十方世界,万事万物万人,其实本来就是一体,根本不需要分别。然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通过自我观察的角度,把这个世界无限划分,二元对立。比如美丑善恶好坏之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