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瓦剌大军围城的第十一天,大同镇的官家粮仓渐空。

郭敬估摸了一下,再过二十来天,大同镇的军粮便会耗尽。

军粮没了倒不足为虑,郭敬实在不行能搜刮一波民户存粮,真正的大隐患是骚乱。

东城门在一直放人不假,可被放跑的人没几个是穷苦百姓。

东城门的将校是认银不认人的,穷苦百姓哪来的银子?

围城让穷苦百姓的干粮耗尽,他们也没有积蓄去购买高价粮食,

为了求生,穷苦百姓们只得去大同镇官衙求粮。

随着围城时间的增加,官衙附近聚集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换做正常的情况,守城将领一般会开仓放粮,以此收拢民心。

若如此做了,除了守城军队的士气更高外,也会有不少壮勇主动参军。

郭敬也懂这些基础兵法,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同镇没那么多粮啊!

起初只是有穷人闹事,郭敬大可动用大棒撵走这些人。

人对生的渴望,要大于对官的敬畏。

为了活下去,不少百姓翻入粮仓,盗取粮食。

郭敬也公开处决了不少盗粮者,可盗粮者如同田地中的草芥一般,除不尽。

郭敬有预感,这些刁民早晚闹出大事。

“这帮刁民,不能体慰一下大同镇的艰难吗?”

“不怪咱家无情,全然是你们逼得咱家出重拳。”

郭敬早想好了如何处理刁民,只是兹事体大,他要去“咨询”一下代王的意见。

咨询只是委婉的说法,郭敬是要去找代王背锅。

郭敬见过几次代王,在前者眼中,后者不过是一愚昧贪欲的暴虐之人。

郭敬向代王府走去,远远便看见一块屏风与倒影池,

此屏风为一块龙壁,上面的龙是四爪龙,可数却是九。

九龙壁上的七彩琉璃瓦,在阳光的反射下颇为刺眼,吸引了郭敬的注意力。

郭敬对着九龙壁愣登了几秒后,坚定了走入代王府的步伐。

全大明境内,没有比代王更适合抗锅、也更能抗锅的人了。

这块九龙壁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郭敬进入了代王府,与大同镇内灾民遍地、食不果腹的样子极反,代王府内歌舞升平、宴席不断。

郭敬来的时候,代王朱仕壥正在与几名亲眷饮酒作乐,享受着舞池中央舞妓的献媚。

代王见郭敬进门,赶忙招呼郭敬来自己身边。

“郭公公,怎么今日才来孤的王府。”

“孤不是邀请你好多次了吗?”

“奴婢也想来您的王府夜夜楚歌,只可惜军务繁忙,奴婢实在是没有时间。”

“难不成郭公公瞧不起孤,只有需要时才想的起孤。”

半问半责的玩笑话让郭敬警觉,郭敬也见过几次代王,之前可没见代王说过这种话。

代王什么时候会用话拿捏人了?

这还是郭敬印象中的代王吗?

郭敬没时间多想,赶忙搬出来了圣上,代王也是龙脉,还是最重要的支脉,郭敬不敢得罪。

“殿下莫要说笑,奴婢只不过是皇命在身,属实是没有时间。”

“这几日瓦剌按兵不动,奴婢才有时间来殿下府上参宴。”

代王知道郭敬要聊兵事,如今主动权已被代王掌控,代王不想聊兵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