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行军,他每日都在推演如何攻打郿县,现在十之八九也能肯定一件事,刘禅这段时间并没有后勤补充。
在他出汉中这段时间,汉中的辎重从未送到郿县,郿县虽有存粮,可还要用于安抚百姓,
紧靠郿县后勤,仅仅能维系内部稳定就很不错了,至于大规模的战事,想想都恐怕负担不起。
现在诸葛亮大军势必要与刘禅汇合,肯定会想尽办法运送粮草去往郿县,为了安抚民心,也为了囤粮于此,肯定会调动更多的粮草去往郿县。
中途必定会驻军在潼关或者五丈原,只需攻打此地,诸葛亮必定回援。
到时候兵力来回调动,必会损失惨重,就算诸葛亮再厉害,也不能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之下带兵出战。
如此一来,再坚持一阵,蜀军必然会全线溃败。
当然,这也是司马懿的设想,他能料到的是事情,诸葛亮又怎会不知。
不知不自觉大军已到郿县十里处,
司马懿任乐綝为右将军,而后又派人绕道去往斜谷附近查探诸葛亮的动向,郭淮上前说明刘禅情报信息了得,故而让乐綝小心谨慎一些。
……
刚攻下郿县没几天,此地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刘禅等人的来此地也是偶然,并无准备御寒之物。
何况郿县附近还有一条水域,已经开始逐渐结冰,大雪天气倒也没有这么寒冷,只是此地水域竟让周围气温都冷上一分。
一连三天大雪都没有停止的迹象,刘禅看着了看城中堆积逐渐厚实起来的大雪,以及逐渐结冰的水域,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现在拿下了郿县无异于一下子连通了南北,甚至现在把战场往曹魏方向推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刘禅打算日后就算舒舒服服的留在此地,等待进攻长安的时机,
现在司马懿要么过来夺郿县,要么就是会围困郿县,
前一种方法必定会有很多损失,后一种方法也比较符合司马懿的用兵手段,
刘禅倒是不清楚司马懿会怎么选,不管司马懿怎么选,郿县的内部都不能乱,
了解一圈,不得不说费曜驻守在此,还是费了不少心思,城中防备充裕,辎重够大军用的上许久。
倒是城中粮食不多,而且刘禅都大部分都拿出来给了百姓,好在居住的地方比较多,倒是不用费心思去考虑百姓安置的问题。
现在大雪不停,走路都看不清方向,不多时雪就已经厚厚的一层,若是仔细丈量,都已经到了小腿肚。
大雪的弊端不出一日就已经显露出来,百姓居住的房屋多为茅草屋,甚至很多都是年久失修并不牢固,大雪压积,不多时就出现了小规模的房屋坍塌。
现在百姓躲无可躲,只能许多人挤在别处勉强度日,好在陈济和诸葛乔都十分熟悉这些安置流程。
主动接过这些任务,并且发动百姓和士兵开始尽可能去修建房屋,清扫积雪,兵力不足刘禅也亲自上阵,穿着蓑衣的跟着将士们一同清理大雪。
缺少御寒之物的众人,见刘禅都在忙碌,他们也咬牙坚持。
这场景论谁都想不到,刘禅带兵进城之后,还跟着将士们在这里扫雪时,
城头上的旗帜变换,最终受苦的还是他们寻常百姓,可见刘禅和将士们动作熟练自如,这也让百姓们逐渐放下心来。
就在众人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向宠拿着战报走了过来:“陛下,司马懿在郿县十里处安营扎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