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隆基在苦心经营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契丹的使者也派人前往长安。契丹大帐内,李尽忠深知局势的严峻,长久的对抗让契丹的兵力和资源都消耗殆尽。无奈之下,他决定以退为进,派出使者向大唐请降,意图求得一线生机。
契丹使者一行人,带着礼物和书信,紧张地朝长安赶去。他们心中清楚,这次请降关系到契丹的存亡,必须要全力以赴。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不敢有片刻耽搁,终于在长安城外看到了巍峨的城墙。
随着夜幕夜幕降临,契丹使者一行人前往太平公主府邸。太平公主在大唐朝堂上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契丹使者深知,要稳固契丹的地位,必须与她达成某种默契。
公主府灯火通明,仆从们忙碌地穿梭于庭院中。契丹使者在仆从的引领下,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来到了一座精致的厅堂。厅堂内,太平公主身着华丽的锦衣,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地等待着。
使者上前恭敬地行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匣子,双手奉上。太平公主微微一笑,示意使者打开匣子。匣子内,装满了珍贵的珠宝、稀有的香料和一些精致的工艺品,每一件都散发着奢华的光芒。
太平公主轻轻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她知道,这些礼物不过是表面上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契丹愿意归附大唐的承诺。她淡淡地说道:“使者此行,想必是有话要说。”
契丹使者低声说道:“公主殿下,契丹愿意归附大唐,并且每年进贡珍宝,以示诚意。同时,我们希望能得到殿下的庇护和支持。”
太平公主轻轻抿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道:“契丹若真心归附,自然是好事。但若是虚情假意,恐怕后果难料。”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股威严。
使者连忙表态:“公主殿下,请放心,契丹绝无二心。这些礼物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愿殿下笑纳。”他深知,在太平公主面前,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恭敬。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本宫自会在朝堂上为契丹说几句好话。但希望契丹也能履行承诺,不负本宫的信任。”
契丹使者大喜过望,连连叩首道谢:“殿下的恩德,契丹铭记于心,定不敢忘。”他知道,今晚的会面,已经为契丹争取到了重要的支持。
夜色渐深,使者告辞离开公主府,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深知,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契丹在大唐的地位将会稳固许多。回到客舍,他终于松了一口气,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变化。
长安城内,第二天早朝时间。大唐皇帝在太极殿上,正听取各方奏报。当守卫匆匆进来禀报契丹使者来请降的消息时,朝堂上一片哗然。百官议论纷纷,有的表示怀疑,有的则希望借此机会彻底解决边患。
大唐皇帝李旦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既然契丹使者来请降,不妨听听他们的意图。”他命人将契丹使者带进太极殿。
契丹使者进入大殿,单膝跪地,恭敬地奉上请降书信和礼物。使者言辞恳切,表示契丹愿意归附大唐,愿意每年进贡,成为大唐的藩属,以求得和平共处。
李旦接过书信,细细阅读,心中暗自权衡。他知道,契丹请降对大唐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减少边境的威胁,稳固北方的安全。
李旦放下书信,目光锐利地看着契丹使者,沉声说道:“契丹若真心归降,大唐自会以礼相待。但若有半点虚假,必将自食其果。”他的声音威严,带着不可置疑的力量。
契丹使者连忙叩首,表示契丹绝无二心,愿意诚心归附。大唐百官见状,有人提出可以派人前往契丹,确认其诚意。
接见结束后,李旦站在宫殿的窗前,望着远方,眉头紧锁。作为唐睿宗,他对契丹人一贯的两面派手法深感忧虑。契丹在弱小时对大唐称臣顺从,但一旦势力得以恢复,就毫不犹豫地起兵反叛,这让他对契丹的诚信和未来的稳定十分担忧。
他回忆起契丹人以前的种种行为,当他们势力衰弱时,往往显得谦卑而顺从,献上贡品,表示忠诚。然而,一旦他们恢复元气,就立即背叛,发动叛乱,给大唐带来无尽的麻烦和动荡。这样的反复无常,让李旦心中充满了警惕和疑虑。
“陛下,您为何如此忧心?”旁边的宦官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旦叹了口气,说道:“契丹人一贯如此,弱时称臣,强时反叛。他们的诚信何在?这次的归降,是否又是他们一贯的伎俩?我担心,我们的边境将再次陷入战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