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准备欢天喜地的去布拉格德文大学高就了,但他的恩师和博导以及主导其就职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的阿尔弗雷德·克莱纳教授却是不满意的,在1月18日写给同事汉斯·席恩斯(Hans Sz)的信中他表示了对弟子爱因斯坦的不满,他认为爱因斯坦是在苏黎世表决给他大幅度增加工资和他表示愿意留在苏黎世之后仅6个月就接受布拉格的聘用的,而他在1910年11月中旬还明确重申过留在苏黎世的意愿。

不过爱因斯坦所在的苏黎世大学哲学系二分部数学和自然科学部却接受了爱因斯坦的辞呈,并请阿尔弗雷德·克莱纳教授向教育局推荐一位继任者,为此,汉斯·席恩斯还于1月26日给教育局长海因里希·恩斯特写了信,2月8日,恩斯特向苏黎世州政府呈送了一份接受爱因斯坦从4月15日起辞职的决议草案,2天后2月10日,州政府批准了这项决议,爱因斯坦也就此顺利离开了苏黎世大学。

同是1月20日这天,本来不打算出自己1月16日相对论演说文字版的爱因斯坦态度也有了软化,这天他给瑞士联邦技术大学植物学教授和苏黎世自然科学家协会主席卡尔·施罗特(Carl Schr?ter)写了信通报他自己准备在速记员的帮助下完成相对论演说的文字版:

“非常尊敬的同事先生!

十分感谢您一直对我的厚爱。速记员明天(星期六)来,届时我们俩将坐下来一起工作,直到把这件事完成。

谨致最良好的祝愿。您的十分忠实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其实事实证明把演说变为文字版也不是太艰巨的工作,第二天1月21日,爱因斯坦就给苏黎世自然科学家协会主席卡尔·施罗特(Carl Schr?ter)发了报捷信,自己和速记员苏黎世大学哲学系学生奥托·沃伦韦德(Otto Vollenweider,1887年-1973年)已经完成了校对工作,明晚施罗特就能收到可供发表的手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博士和哲学系学生奥托·沃伦韦德为您的交易给予的极大乐趣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一切都校对和改好了。

今天下午和明天,沃伦韦德先生将向打字员口授这份东西,以确保您在明晚能够收到一份可以付梓的手稿。

再次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您的忠实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同是1月21日这天,《物理学年鉴》收到了爱因斯坦对博士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其计算错误是由1910年12月27日爱因斯坦写信邀请差错的、论证瑞利-金斯公式失败根源论文两篇论文的合作者路德维希·霍普夫(Ludwig Hopf,1884年-1939年)找出的,此前1911年1月12日爱因斯坦已将此事写信通报给了验证布朗运动理论的实验作者巴黎大学文理学院物理化学教授吉恩·佩兰(Jean Perrin)。

在这篇更正短文中爱因斯坦首先简述了更正事情的来龙去脉:

“班克林先生(注:雅克·班克林,Jacques Ban,实验具体操作者)曾在佩兰先生的鼓励下对悬浮物的黏滞性进行了实验考察;

几周以前他给我来信说,按照他的结果,悬浮物的黏滞系数比和我在拙文第二节中所得公式相对应的值要大得多。

因此我请Hopf先生核对了我的计算,而他确实发现了一个对结果很有影响的数学错误。下面我将改正这一错误。”

博士论文原作的数学错误为由于速度分速u、v、w的导数有误,导致压力分量Xy和Xz的表达式错误:

“压力分量Xy和Xz的表示式是错的,因为在计算分速u、v、w的导数时出了差错。”

由此,原论文的η=η0(1+j)改为η=η0(1+2.5j),原论文计算给出的溶解于水中的1g糖的体积由2.45cm3改为0.98cm3,原论文计算得出的一个克分子中的分子数N即阿伏伽德罗常数由4.15×1023改为6.56×1023。

这篇爱因斯坦博士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的更正最终于3月9日正式发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