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北部边防中,河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朝北部边患的加剧,就和蒙古族的入居河套直接相关。】

......

西汉,汉文帝刘恒时空。

又是河套,匈奴人就是从这里虎视长安的。

河套上的匈奴人,就如同悬在大汉头上的一把尖刀。

最让自己震怒的一次,匈奴的先锋游骑到达了离长安仅200里的地方。

那次匈奴人入寇,整个关中震动。

从来没有哪一次匈奴人入寇,可以深入到这种程度的。

.....

【“套寇“成为明中叶以后的重大边患。】

【明朝内部屡次就复套、搜套、筑墙防守等对策发生争论和分歧。】

【成化年间,先后有杨信、朱永、叶盛主持“搜套”,均不了了之。】

【搜套,意思就是在河套地区主动出击,不过跟永乐低配高烈度的北征不一样。】

【搜套,指的是高频低烈度,就是不断小股部队,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打击蒙古人。】

【基本上,这是一种以攻代守,同时耗费少得多的办法。】

【成化九年九月十二日,满都鲁、孛罗忽、乩加思兰各率精锐出河套,往陕西西部、宁夏、甘肃一带抢掠。】

【明军陕西参赞军务左都御史王越决定,趁其主力出掠之机,捣其巢穴。】

【遂与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率兵4600人,从榆林红儿山出发,昼夜兼程,直抵红盐池。】

【明军进至鞑靼部营地外20里许,鞑靼集众来拒。】

【明军伏兵忽起,前后夹击,击败对方,斩首355级。】

【获驼马牛羊器械无数,并焚其帐篷、庐舍,然后撤军。】

【乩加思兰等见老营被毁,率部远去,不敢复居河套。】

【有后世学者指出,红盐池之战,明军一改多年来在河套地区的消极防御为主动进攻。】

【就虚避实,攻拔鞑靼老巢,致使满都鲁等北遁。】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他娘的,终于干对点人事了。”

老朱颇为认可“搜套”这种高频度低烈度的进攻策略。

.......

【成化十六年,又有威宁海之战。】

【刚刚调集团营两万九千人,配合辽东官军打击建州三卫的明军胜利后,准备回程。】

【却意外接收到消息,说蒙古达延汗部汗庭在威宁海子的消息。】

【王越与监军西厂汪直一拍即合,让朱永带着大部分佯装走南路,王越他们则带着大同宣府两万一千人准备捣巢。】

【二月二十二日,王越和汪直选调京营、大同、宣府二万一千精锐骑兵。】

【从孤店关出兵,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上夜行昼伏。】

【二月二十七日,大军到达猫儿庄,从这里分兵数道,直扑威宁海。】

【王越和汪直率军顶着狂风暴雪,在大雪茫茫的深夜急速前进。】

【等到了黎明,明军已经离威宁海子不到十里了。】

【而王庭内的鞑靼人却丝毫没有察觉。】

【满都海这位女英雄乃是蒙古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东征西讨蒙古各部,强盛的瓦剌都给她扬了。】

【但这次,她也犯了和她的前夫满都鲁可汗一样、甚至更加严重的失误。】

【或许是大雪天气的原因,她并没有在营地周围派出探子巡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