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抵达潼关的刘裕立刻率军强攻,然而面对一向以天险著称的潼关也是办法不多,全军多次出击却始终没有建树,于是王镇恶向刘裕请求亲率水军从黄河转入渭水前去偷袭长安。他特意使用小型舟舰,让驾驶员躲在船舱里,秦军看到后还以为是空船,于是放任它们通过。等到抵达目的地,王镇恶迅速拔刀催促全军登岸,落后的就要被他斩首。结果由于渭水过于湍急,全军刚上岸,船只就被流水冲走了。于是王镇恶只得勉励士卒道:“我们的家乡远在万里之外的江南,如今孤军深入,船只、衣服和粮草又被水流冲走,只有向前冲锋才有保命的机会,如果取胜还能光耀门楣,但如果战败,就连全尸都留不下,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说罢便身先士卒地向前冲锋,将士们也被他激励得一同奋勇争先。
姚泓得到消息后立即率军前来,然而面对殊死一搏的王镇恶军队也只得甘拜下风,秦军完全溃败,众多将领全部投降,只有姚泓一人骑马逃回了宫中。
之后姚泓准备出降,他十一岁的儿子劝谏道:“现在即使出降,敌军也一定不会给我们生路,还不如自杀来得有尊严。”怕死的姚泓不敢答应,于是他儿子自己登高跳了下去,结束了年幼的生命。
417年8月,姚泓带领妻儿和群臣前往王镇恶的军营门口请降,将拥有六万多户人家的长安城拱手献上——后秦宣告灭亡。
当年,姚泓的爷爷姚苌忘恩负义地使用卑劣手段,杀害了前秦之主苻坚而建立后秦。如今,姚苌的孙子又被苻坚最好的知己——王猛的孙子灭了国,报了仇。不得不让人感叹因果循环,天道不爽。
9月,刘裕前往长安,拉着王镇恶的手慰劳道:“助我完成大业的人就是你呀!”然而王镇恶性情贪婪,进入长安后经常私自盗取府库财物。刘裕因为他的功劳一直没有追究,但内心逐渐生出猜忌,开始派人不断监视,以防他拥兵自重。
之后刘裕将姚氏宗族一百多人全部屠戮,姚泓也被送往建康斩首,吸取了苻坚当年的教训。不过他对敌人有多狠,对自己人就有多好,面对缴获的金玉、丝帛和珍宝,他分毫不取全都分发给了将士。
刘裕刚从军时,天下还是四分五裂,北魏、后秦、后燕、南燕、王恭、刘牢之、桓玄,无数群雄割据一方,而在他的东征西讨下,如今只剩下北魏,距离一统天下只有一步之遥。可是正当他的北伐顺风顺水时,后方却突然传来噩耗——刘穆之死了!于是刘裕也和当年的石勒、苻坚一样,不得不独自面对“天下将平而重臣先死”的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刘穆之的死改变了历史,不然天下本来很有可能被刘裕统一,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南北朝”了。
刘裕听说刘穆之的死讯悲痛万分,难过了很多天,他本想留在长安好好经营,将之作为根据地以继续向东进攻北魏。可刘穆之一死,后方腹地顿时群龙无首,想趁机作乱的人暗流涌动,加上身边的将士也都思乡情怯想要回去,无奈之下刘裕只得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与王镇恶驻守长安,然后率军南归。
关中人素来敬重王猛,加上攻陷长安之战中王镇恶功劳最大,自然遭到不少南方将领的忌恨,因此有人向刘裕进谗道:“王镇恶出身关中,不能信任!”刘裕也对王镇恶心存怀疑,于是私下交待其他将领说:“我把你们和一万精兵留在关中是有原因的,如果有人想图谋不轨,你们也无需多言,定要让他自取灭亡。”正是刘裕这句话,将来要了王镇恶的性命,也毁了自己为取得关中所做的努力。
关中的父老乡亲听说刘裕即将返回,全部集中到军营门口哭诉希望他能留下,刘裕也很感伤,但碍于形势只得好言安慰,最终还是离去了。刘裕刚走,附近氐族的统帅以及其他蛮夷就率领上万百姓东迁投降了北魏——不得不说,北魏的运气是真的好,两次都被强敌打到家门口却仍安然无恙。
当初,赫连勃勃听说刘裕出征后秦时就对手下说道:“姚泓不是刘裕的对手,加上他们兄弟内部还在不断叛乱,根本无法抵抗,所以刘裕定能取得关中。但他也不能久留,早晚都得带领大军南归,到那时我想取得长安就有如捡拾草芥一般容易。”于是厉兵秣马,率兵攻取关中周边的郡县。刘裕知道后,叹息道:“赫连勃勃有如此见识,我不如他!”
果然刘裕走后,赫连勃勃立刻派兵阻断了向东通往潼关的路,然后带领两万骑兵直冲长安。王镇恶刚要率军抵抗,结果军中却传出他要杀尽南方将士,占据关中谋反的传言,于是那些与他不和的将领就以刘裕之前的指示作为借口,合谋害死了他。虽然之后刘义真在众人的帮助下诛杀了事件主谋,但此次内乱波及甚广,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和官员全部被害,导致人心离散,再也不是夏国的对手,远在建康的刘裕得知后大为后悔。刘义真难以鉴别身边之人是忠是奸,只得将外面镇守的部队全部调回长安自卫。于是关中各郡全部投降夏国,赫连勃勃趁机包围长安,就连砍柴采药的通路都被他断绝。
于是刘裕只得放弃长安,命令刘义真尽快率军南撤。结果在逃亡的途中,由于刘义真所携带的财物和女眷过多再次被夏军追上,差点被杀,多亏躲在草里才捡回一条命,获救后还大言不惭地说:“今日之事,都怪我没有计策谋略,然而大丈夫不经历这样的失败,又怎会明白成功之艰难。”
刘义真走后,长安城的百姓自发联合驱逐了剩余守军,迎接赫连勃勃进入。赫连勃勃性情暴虐,将众生视为草芥,动不动就亲自动手杀人。如有官员斜眼看他,就会被挖出眼睛,如有人献上谏言,就会被他拔掉舌头。
418年6月,刘裕接受朝廷赏赐九锡的诏命,正式被册封为“宋公”。他想让世子刘义苻出镇荆州,被手下阻拦道:“储君之重,是一个国家的维系,不应外派。”刘裕认为有理,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刘裕听说前线大败,不知刘义真生死,便想再次北伐,然而部队早已十分疲惫,加之常年征战使得后方那些难以忍受的百姓全都落草为寇,时刻想要叛乱。无奈之下,刘裕也只好登上城楼怅然北望,流下不甘的泪水。
既然无法再开疆扩土,他便将注意力放到了王位上,其实以他的功业也早该建立属于自己的时代了,于是便命人暗杀了晋安帝,扶持司马德文登上王位,是为晋恭帝。
刘裕不是不想直接夺位,只因手下占卜之士预言:“东晋安帝之后还会有一位司马氏的帝王。”所以他才如此行事。
420年6月,57岁的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登上帝位。
据说晋恭帝草拟诏书时表情轻松愉快,还对左右说:“桓玄之乱时,我们晋国就已失去天下,司马氏的权位也多亏刘裕的作为才得以延续至今,能将王位禅让给他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
由于刘裕之前的封号是“宋公”,便将国号也定为“宋”,正式开启了“南北朝”以及“刘宋国”的传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