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郭青跟着衙役进入贡院,先是看到了一个青石铺地的前院广场,此刻广场上排着七八条队伍,在广场的中央,则是竖立着一个左手拿书、右手背后的儒生白玉石像。这名儒生身姿挺拔、脸上的表情严肃认真,气质超凡脱俗!

此刻石像后面的大殿前摆放着一张木桌,两人正坐在桌子后面的太师椅里低声交谈着。

石头看了这两人一眼,一位是上次在冯家镇看到过的县令徐庆辉,另外一个白色胡须、头发花白,身穿青色儒袍的老者应该就是贡院祭酒了。

祭酒是统管贡院和地方学政的最高长官,童生试由他们和县令共同负责。祭酒也有权剥夺通过童生试的学员的科举功名,因此在地方上很有威望和影响力!

广场上排好的学员,各自间的距离都有一臂。到了辰时一刻,贡院的红漆大门缓缓关闭,再打开就是三天后了。然后,县令起身走到雕像前,对着本届参考的考生,进行了一番慷慨陈词的鼓励!

而后,县令闪身退到一旁站定,祭酒起身上前,对着县令躬身一礼,然后开始念诵祭文,最后转身朝白玉雕像深深一礼。旁边有助手高声唱和:

“行礼!”

广场上的考生都一起躬身行礼。

“礼毕!”

祭酒和县令开始相互拱手交谈,而衙役和考官带领着考生有序的从大殿两旁的回廊走向后院。后院里,有一排排的房屋紧凑的排列在一起,每一排的最左侧都用数字标好了顺序。学生们排着队有序的进入一个个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个木桌,一张充当椅子的狭窄木板床,上面勉强可以容纳一人睡觉。学生进入房间后,将自己的铭牌挂在门框上的挂钩上。

终于到了石头,刚才进入后院,他和郭青分开了,郭青被分到了另一排的考舍里,石头挂好铭牌,走进考舍。考舍没有门,这样方便外面巡逻的衙役和学官监察考生是否作弊。

石头铺好被褥,将装着馒头和咸菜的陶罐放在床底。石头打开桌子上的笔墨盒,拿出笔墨开始研墨润笔。一丝不苟的做着考试前的准备。

午时一到,外面有衙役开始敲锣,厉声道:

“童生考试,考试为期三天,下面学官开始发卷,没有下令‘开始考试’之前,不能拆封考题,不能喧哗!”

而后每一排考舍都有一名学官带领身后的端着考卷的衙役开始分发考题和一叠宣纸。发放期间学生不能妄动,擅自开封考题者会被取消考试资格,赶出贡院!

等所有学官发放完考题,返回左侧的甬道口后,衙役才用力一敲铜锣,大声道:

“考试开始!”

石头这才打开木桌上放着的纸封,撕开边缘,拿出里面的考题。

考题共有三张,第一张是一些经义问题,主要考察经义的上下文,还有要写出经义的含义。例如: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___“

第二张则是有五道算术实用题,房屋建筑耗费木料、军队行军每天消耗的粮食、一地的人口可以获取的各种赋税等等。

第三张则是要写一张明义,即将经义中的圣人名言应用到现实中,通过现实中的例子,阐明圣人之言的道理是人生活的准则。

石头粗略的查看了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始研墨,之后铺开一张宣纸开始答题……

郭大有在客栈坐不住,每天早起都要查看畜棚的黄牛,然后跑到贡院的门口查看一番,然后再返回客栈。

这三天对于贡院里面的考生来说时间过得飞快,而对于外面等待的考生亲人来说度日如年!

石头将写满蝇头小楷的宣纸叠放好,静静的坐在床上等着学官来收卷。他在三天里完成了考题,每晚都和睡在野地里没有区别,考舍到了晚上特别的冷,一床薄被根本不足以御寒,每晚都有考生冻得睡不着觉,不停地打喷嚏!

幸亏石头是修仙者,他的体质已经与凡人不同,所以并不惧怕夜晚的寒冷,每次到了太阳落山时,他都在考舍里将母亲准备的馒头和咸菜拿出来,放在床脚,蹲在地上吃完。桌子上都是考题和答卷,石头怕弄脏了答卷,等于功亏一篑,很多考生也都是这样做的。

嘹亮的敲锣声响起,衙役大声喊道:

“考试结束!考生都放下笔,等待学官收取考卷,违令不从者!考卷作废!”

而后左侧甬道的每排考舍前,都有一名学官,糊名后收取考卷,放到后面衙役手中捧着的木盒里。

等到每一排的学官收取完毕,又响起一声敲锣声,衙役大喊道:

“考生站到考舍门口,等待检查!”

考舍里的考生纷纷起身,站到考舍门框旁边。之后一排排衙役进入每一间考舍搜查,看是否有夹带或者作弊的物品,考生的身上也不放过,都要仔细查验。

等全部检查完毕,抓走了几个夹带作弊的考生后,学官才点头示意,衙役敲了一声铜锣,大声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