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夜靠山屯热闹非凡,有的孩子的父母都给做了一盏纸灯,他们提着灯在院子里疯跑。有的则是拿着炮仗四处放炮,炸东炸西的搞破坏!

石头依偎在刘槐花的怀里,郭大有抱着刘槐花和石头。三个人都躺在侧坐在炕头睡着了,刘槐花给石头拉了拉被子,轻声呼唤郭大有:

“大有,该下饺子了。一会儿吃完,你就该带着石头去拜年了!”

郭大有一个激灵,眨着惺忪的大眼,挖了挖眼角的眼屎,伸了一个懒腰道:

“嗯~是该去下饺子了,来你也来吧,让石头再睡会儿。”

两人蹑手蹑脚的下了炕、穿好鞋,就去厨房忙碌了。

石头静静的躺在炕上,此刻已经醒了。他还在回想着自己和山猪的战斗,总结着其中的各种经验。

“细节决定成败,当时要不是自己反应快,还真是要遭了山猪的毒手。但如果不是自己露出了破绽,那头山猪也没有那么容易发起攻击,自己又怎么可以迅速反击,将之击杀呢!”

石头坐起身子,自己下炕穿鞋,然后,蹦蹦跳跳的跑去厨房给爹娘拜年去了……

大年初一头一天各家各户拜年是靠山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刻。家家户户都是自家男人带着孩子去长辈家里说吉祥话,给长辈磕头拜年!有的老人会给一些孩子揣上几个花生、几把瓜子!

孩子们在这一天也最开心,因为他们都早早的给自己爷爷奶奶拜年,这时候往往会得到被红纸包着的几枚铜钱,这可把这些孩子美的找不着边了,几个人聚在一起显摆着谁的红包铜钱多!

石头早上给爹娘拜年。由于郭大有父母早亡,所以,带着石头到堂屋给爷爷奶奶的排位磕头拜年。然后郭大有给石头包了一个五枚铜钱的红包!

正在一村男人们忙着相互拜年时,女人们则是在厨房忙个不停,需要准备过两天走亲的礼物,还有待客的席面。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黑色短打的小厮敲着锣,跑到了村里,高声道:

“东山郡督邮冯文虎冯大人回乡探亲,同光县县太爷也会到场!镇长有令全镇迎接!每家每户至少要出两人,到时候一定要热热闹闹的,不能给冯家镇丢脸。”

督邮那是郡守的副官,代表郡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几乎无所不管!可谓是位轻权重。

村里的男人们听了都面面相觑,一个个觉得有些不快!大过年的,要老百姓站在寒风里迎接大官回乡探亲?怎么想都别扭!但谁也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小老百姓更没有拒绝的勇气!

村长无奈上前,仔细询问了那个小厮具体的时辰,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不?

那个小厮不屑的一笑,颇有狗仗人势的意味:

“不用,镇上的冯员外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你们就叫好就行了。完事,我家老爷还有赏钱,不让各位白跑!”

说完小厮转身就走,他还要去通知别的存在,自然不愿多待!

闻言,众人心中的那一丝不耐也消失不见。众人开始各回各家,商定去镇上迎接的人,然后再由村长带着一起行动。

郭家小院里,刘槐花给石头又穿了一件外袄,生怕自己儿子冻着。她一边帮石头整理衣领和衣袖,一边对着披上外袍的郭大有说道:

“你们到了镇上,也不要傻等。去我父亲那里,在回春堂里等,那样好歹不用冻着,到时候出来糊弄糊弄就是了。可别把自己冻着了!”

郭大有连连点头应是……

不一会儿村口就聚满了十几个人,村长招呼一声:

“人齐了没?还有谁家没到?”

村长检查一番,看人都到齐了,就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往镇上赶去。

郭大有背着石头,跟着一群人慢慢走。石头看着眼前的人群,渐渐的眼眸含怒,心里颇为不忿:

“当官的面子工程,一名官员回乡探亲,就要发动全镇的百姓夹道欢迎!还要在阖家团圆的大年初一!石头对这个劳民伤财的督邮没有一点好感。”

一行人边走边聊,时间过得也快,很快来到了镇上。

到了镇上才发现,在镇中央的那条石板铺就的“主干道”两边,有身穿黑色短打服饰的人在拉横幅、挂彩灯。各村来的老百姓有的也在帮忙。

郭大有走到回春堂门口,看到岳父和小舅子也在忙碌,他们要在门口拉上:恭迎督邮大人衣锦还乡的横幅,边上还准备了鞭炮,到时候好一起燃放,烘托氛围。

郭大有上前给岳父拜年,说明了来意,石头也很是乖巧的爬下父亲的大腿,像模像样的走到刘海川和刘青槐面前,高声道:

“给姥爷、小舅舅拜年啦!姥爷、小舅舅过年好,来年行大运。”

正在回春堂门口忙碌的众人都被石头的小大人模样逗笑了,刘海川笑的见眉不见眼,大手把石头捞在怀里,逗弄道:

“我大外孙子的嘴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了?说出来的话直接能甜到牙,哈哈哈哈。”

刘青槐也在一旁搭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