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洋文因此失踪了,为什么他们还是要做出牺牲了,早知道还还不如由他们来刺杀杨文呢,至少能够散一散心中的郁闷之气。

但太后她也很清楚,赵王所说的是正确的,因为舆论对他们来说非常的差,并且由于在此之前,赵王鼓动者广江王与夏林进行辩论,导致现在夏林也不可能用皇城司来让皇城中的人强制闭嘴。

——否则会被视为默认了,不然你为什么要让百官们闭嘴呢?不是你干的,你拿出来证据呀。

所以若想扭转舆论,就非得用这一招不可。

相当于为了取信于百官,他们要自费武功。

听着就很难受,实际上做起来就更难受了。

“哀家明白了,稍后回去之后就会和他们准备太子登基仪式。”

见太后没有反驳,赵王与夏林纷纷松了一口气。

在稍后赵王便代替皇室又一次召集了百官,开了一个小朝会。

这一次带有紧急意义上的超会里,赵王主要宣布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杨文失踪案件并非皇室。所谓事实上黄诗雨天官大人的亲属一样悲痛,并发誓一定会找出幕后的凶手。

2皇室已经在准备太子登基仪式,但由于太子尚且年幼不可能也做不到梳理政务他还需要学习,因此需要几名老师。

——赵王在暗示一些官员,以接受成为太子之师为代价,投向他们的阵营当中。

3由于近几天皇城之中总是出现刺杀的现象并且被刺杀的,两位都非常的尊贵,是大夏皇朝的顶梁柱,参天之柱。

因此经过慎重的决定,太后认为应该对皇城进行战时管控,以御林军和禁军对皇城内进行全方面的监控。

全程把关,对于第1件事情不置可否,对于第2件事情表示迷茫,对于第3件事表示绝对不能接受。

天官究竟是被谁刺杀的这很重要吗?一点也不好吧。

太子登基这很重要吗?好吧,确实很重要,但太子今年才两岁,他又掺和不到,朝堂之上说重要也重要,但说不重要,它也影响不了朝堂。

但用御林军与禁军管控皇城,这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他们这些官员就生活在皇城之中,你这一管控万一哪天皇室看某个官员不爽,就说他是刺杀天官大人的凶手,然后进军上去咔嚓两刀把人做掉了,那不憋屈死了吗?

因此百官对于第一件事只是笑笑,对于第二件事情先是感怀了一番先帝(夏业,虽然他还没死),然后再吹了一波太子殿下。

对于第3件事情直接就跳脚了。

这个甚至包括了六部尚书之中的三位户部兵部与礼部尚书。

这三位都反对,用军队来管控皇城。

如果换下林在此处被这三位老尚书一反对,恐怕就慌了阵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但赵王是谁他曾经也是在那场夺嫡之战中斗争过来并且幸存下来的,他配合着前前任皇帝玩政治斗争的时候,可没少遇见过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也并不生气,只是温和的与这几位尚书们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必要性是什么。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