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很威严,气势也迫人。
主政一方的父母官,上位者的气势,比江屿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背后的汗水,不自觉的往外冒,江屿定了定神,换上诚恳的笑容,极其认真的说:“李市,您好。我叫江屿,大望乡双龙村人。”
“今天之所以用了如此不太光彩的方式来见您,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涉及到一个村几百口人的身家性命,我实在是无法可想了,只能冒死进谏,这也是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至于您刚才所指,也是确有其事,但并不是主因。”
江屿没有一上来就回答问题,而是以民众民生之因开局,顺带捎上了他孙子的事,给主次来了个颠倒,这谈话的性质以及自己来此的动力,立马就完全变了。
果不其然,李博强压根没提他小孙子,摆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架势说:“好好说说,怎么回事。”
一个年轻小伙子,上来张口就是几百口人的身家性命,怎么听怎么假。
李博强虽然心里并不相信,可身份使然,必然是要问上这么一句的。
江屿则从送堂姐江瑾瑜上大学开始讲起,终点描绘了岗山云寨的艰苦环境,以及困难生活。
接着微微点了一下,自己对十二名孩子助学的事,并特意说明,其中三个是孤儿。
然后又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吴招娣悲惨遭遇的故事。
闲暇之余,还抽空观察了一下李博强的表情。
见其从听到云寨困境是紧握双拳,再到讲孩子们时的悲伤欲绝,最后听完吴招娣的故事后表现出来的激愤。
江屿心中大定,最难的一关,到此就算已经过了。
“我们湘南地界还有这样的地方,你了别编故事骗我。”李博强内心其实已经信了。
编故事细节情感,不可能表现得如此生动,这必然是亲身经历过后,讲述出来才能令人有如此强烈的共鸣。
“李市,这是当地永邑县教委给我颁发的奖章,请您过目。”江屿上前几步,把手上的表彰证书恭敬的递给李博强。
随后退回原位,又说到:“当地教委还给我留了电话,一会我抄送给您,你可以随时找人验证。”
话说到这,就已经不可能出现假的了。
李博强这会对江屿的态度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变。
一脸欣慰的看着江屿问:“那个叫吴招娣的小姑娘现在就在你家咯?”
“是的,与我一道回来的,我妈已经认她为干女儿了,现在在大望乡中学念初一。”江屿大致介绍了一下吴招娣的近况。
“小同志,有心了,你很伟大。”
称呼已经升级为小同志了,可见李博强从内心已经认同江屿了。
“所以,你这次来,就是为云寨村的人而来。是了,这么大的开支,还是持续性的,你个人的那点收入肯定支撑不了多久,你是寻求帮助来了。”
李博强自行脑补,觉得拜对了真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