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龚家沈家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龚连花和沈金华被同一所大学录取。

她俩得偿所愿,都进了清华。

这件事在苏河引起了轰动。

三队更是喜气洋洋。

龚家和沈家一起罢了几桌。

龚连山出车回来就被沈金凤拉住,俩人赶紧回家,明天家里请客。

当晚,他们就赶回了三队。

看着手里的录取通书,龚连山很是感慨。

他怎么都没想到,老妹和金华能去京城读书。

难道是因为自己重生的关系?

沈金芳的轨迹未变,可这两个丫头却变化很大。

前世她们可都是落榜的,后来回家嫁人了事了。

人生啊,真的变数太大!

第二天,在三队食堂的饭厅里,摆下了四桌。

三队跟龚家沈家关系比较近的都来了。

韩忠珍、孟国平、朱正云、刘海洋、汤茂林、汤军、李玲等等。

汽车队的老武和邵国军、袁海军也来了。

还有机务队其他的车长驾驶员。

包括食堂的几个人。

四桌都挤挤插插,勉强坐下。

韩忠珍对这两個丫头能去首都念书大加称赞,连说她们是三队的才女,家乡的骄傲!

所有人对龚家沈家都很羡慕。

这么优秀的两家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真是门当户对啊!

有人要随点份子,被两家人拒绝了。

声称请客是为了庆祝,不为了份子。

再说了,国家都不收学费,要什么份子啊!

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清楚,免学费,每月还给24块钱的生活补助。

俩丫头立马成了三队家家户户的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天,由龚连山和沈金凤带着,俩丫头跟着一起去了北安,去首都上学怎么也得做几身新衣服啊!

如今老百姓的服装还是以购买布料做衣服为主。

很多人家都买不起成衣。

按照龚连山的意思,直接买几套现成的省事,可爸妈都不同意。

非要做。

临走的时候,塞给他一大把布票。

北安第一百货商店一楼就有门市部,楼上卖布楼下裁剪,一条龙。

正好龚连山两口子结婚也得置办新衣服,一勺烩了。

她们九月份开学,已经要入秋了。

因此,俩套裙装,两套春秋装,再做两件外套,既能套棉袄棉裤,又能夏天单穿。

这就是六套件。

可以说很奢侈了。

龚连山声称两个丫头的衣服他出了,因为他有奖金。

见义勇为给的500块正好用上。

龚连花乐得见眉不见眼。

沈金华拉着姐夫的胳膊连说谢谢。

的确良连衣裙加工费3.1元,四件12.4元。

粗毛呢春秋西服裤装一套8.25元,四套33块。

棉布单外套,一套2.7块,四套10.8元。

这是加工费56.2元。

布料钱,龚连山就花了一百多。

沈金凤也跟着量了尺寸。

给她做了粗毛呢两套西装裙,两套毛呢西装。

龚连山做了两套粗毛呢中山服。

他俩的服装加工费41.3元。

这些服装做下来,连加工费带布料花了三百多!

棉布和化纤布料便宜,贵的是毛呢料。

三百多块,龚连山是真舍得啊!

没办法,三个女人都是他要疼爱的人,他可不想自己妹妹去京城让人笑话。

再说了,自己结婚的新衣服也不能省。

一个礼拜之后,她们再次去了趟北安,试了新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