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座下的徒子徒孙更有十几位,甚至有许多徒孙辈的年纪,比起贾旭来说都要大得多。

“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全真华山派弟子,日后当勤加勉励才是。”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贾旭平日里除去上课时间,便在这道观当中跟着众道长一起研读经典,练习全真派的基础武功。

作为传统大教的全真,和上清派正一派一样,都是有严苛的规矩,主要的都是研读各教各派的经典。

全真立教的主要经典,分别是由老子所传授的《道德经》、佛教当中的《心经》还有儒教当中的《孝经》,还有就是重阳祖师所留下的《重阳立教十五论》,这是一整個全真教所要研读的经典。

而全真教下不同门派,又需要有不同的自家经典研读,贾旭所拜入的华山派创派祖师广宁真人郝大通,比起其他的几个全真祖师而言,最为擅长的便是易。

《全真金莲正宗》当中曾经记载过:广宁子好读《易》,洞晓阴阳术数之学。慕季主、君平,隐於卜筮。

后来,郝大通真人听说王重阳祖师学究天人,于是便前往宁海求道,最后成为祖师坐下的第五位徒弟。

后来重阳祖师飞升羽化,七真在祖师墓前为祖师守墓,最后由马丹阳祖师牵头,七真各自分开去寻访名师修炼。

这位广宁子真人出潼关,在当年周王凤鸣的岐山上面遇到一位异人,传授其周易通篇大义。

在此之后,祖师又在赵州桥下化身为乞丐,一边修行一边体察世事,每日只在四处乞食,不开一言,任凭河水涨落,都岿然不动在桥下打坐。

后来又与神人遇,受以《大易》秘义,终于是大功告成,在华山当中创立了华山一脉。

而华山之前还有位老祖名叫做陈抟,这位陈抟老祖也是精通周易,乃是北宋之时著名的易学家,比如《易龙图序》《正易心法·注》等周易显学的著作都是出于他手。

广宁子真人在华山之上结合老华山派之心法,又创立新华山派,后来因为新老华山派在许多地方都是相通,都极其注重研究易学,最后逐渐融合成为华山派。

所以华山派弟子入门之后,除了道德经外,研习的最多的便是周易。

文道长也会向众弟子传授易经大道之理,贾旭收获匪浅,毕竟三一门当中的逆生之法和易经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然的话,左若童也不会给自己取一个亢龙先生的名号。

而且据文道长所说,当年左若童在年轻之时,还曾经到华山玉泉院里和彼时华山老掌教谈论易经,三天三夜,被华山老掌教赞誉为百年奇才。

这桩事情被记载到了华山志中,成为了华山派的一桩美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