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香港华英之战的开始
细节性、专业性的内容,杨文东就不参与了,关于在香港筹划生产4004芯片,自然由相关专家来负责;
如同大地产商的老板不懂搬砖一样,杨文东也不懂电子产业,他也不需要懂,只需要掌控方向、产业即可。
摩尔与诺伊斯很快离开了长兴大厦,荣耀电子的多名高层陪同前往了港岛北角,那里准备建一个最现代化的芯片工厂;
也还好如今芯片产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美国政府也不是很在意,对比于老美如今在推动的全球化,这点产业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也就给了香港一定的机会;
或许十几年后会遭到限制,不过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至少现在先方便目前的产业,只要掌控了游戏产业,前期的街机以及未来的家庭游戏机,就足以给荣耀电子带来丰厚的利润及品牌效应,甚至前面十年荣耀电子所做的传统产业加起来,也比不过游戏。
新兴产业的强大,就是如此。
1971年的8月,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场堪比超级地震的大事,那就是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解钩,也就是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在二战结束之后,得益于完美的避免战争的地理位置,加上欧洲的同源文化,欧洲的大量人才、黄金、财富、工厂、科技等等都迁移到了美国,1945年的时候,老美几乎是一家独大的。
因此,战后的世界规则,自然是老美说了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也就是货币,在这之前,称霸全球接近百年的是英镑,各国货币之中,英镑的认可度最高。
即使二战之后英国衰败了,可长尾效应仍然还在,为了让美元取代英镑,于是美元就与黄金挂钩,任何有美元的人都可以从美国兑换黄金;
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任何人都信任它的价值,于是美元的地位便迅速崛起,全球开启了美元储备的时代。
当时的美国黄金数量惊人,所以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这样几十年后,美国经济发展导致美元越来越多,自然导致黄金储备不够,而其他国家或者金融机构也不是傻子,早就能看出这一点,于是这几年更是疯狂的挤兑美国的黄金;
最终,美国扛不住了,于是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从此变成国家信用货币。
长兴大厦内,长兴金融公司的方先名很早就来到了老板的办公室,问道:“杨生,布雷顿森林体系没了,我们集团的很多美元或者其他外汇,要不要做一些避险措施?”
“避险?怎么避险?”杨文东笑说道:“就算美元不兑换黄金了,可全球那么多人已经在使用美元,它的价值还是存在的,不可能有其他货币取代的;
而且现代社会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那个时候黄金白银是主流,现在各国的纸币才是,黄金白银反而逐渐变成商品了。”
虽然未来黄金价值一直很高,可国际贸易之中,除了极少数,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用黄金的;
至于白银更不用说了,工业化技术发达后,白银价格跌成狗了。
方先名道:“我看黄金价格涨了不少,我们或许也可以买一下黄金。”
“不必,黄金价格的确会涨,但还是很有限的,与其投资这个还不如投资一些亚洲地产或者其他产业更划算。”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黄金在未来的确会一直上涨,到了80年代初甚至会涨到1000多美元/盎司,但跨越的时间太长了,且黄金真正大的涨幅是在最后一年,这一年是可以通过金融手段获取大利的,之前就没什么投资意义了。
而香港的地产、股市或者亚洲其他地方,综合投资收益绝对在黄金之上;
方先名道:“好,那我这边就先不做什么。”
杨文东又道:“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海外资本会进入香港,你这边也适当收集一些资料。”
上个月美国与内地交好,这个月布林顿金融体系又宣布瓦解,海量的国际热钱自然会从美国撤离,其中部分也会来到香港;
原先历史上,恒生指数从1971年的不到400,升到1700,只了不到两年,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香港本土资本外加海外国际资本对香港的看好,也有着避难的想法。
方先名点头道:“我明白,正好我们投资的几家公司,也要上市了,赶上这一波牛市,他们可真是幸运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