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矫枉必须过正
“呃”
张玉有些手足无措,脸上带着一丝尴尬,
他犹豫着点了点头,凑近了一些低声说道:
“大人,经过这几日研究,再结合您刚刚所说的话,
下官认为,商行堪称另辟蹊径的集大成者。
只要朝廷能把这件事做好,对整个南直隶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掌控力。
而这样的权力,朝廷绝不会放任其自流。
甚至,就算是皇子皇嗣,也不会让他们掌控,更何况我等外臣。”
张玉脸上还残留着惊魂未定,他被陆云逸刚刚的话吓到了。
那句“变革的开始”,他越琢磨越觉得,这或许就是商行真正的作用。
然而,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就倒在了变革的道路上。
仅仅是故元朝廷,
就有“卢世荣”与“脱脱”死在了变革之事上,
宋朝就更不用说了,王安石、范仲淹、蔡京这些主张变法的宰相,
最后都落得身死道消,皇帝都死了好几个。
作为熟读史书的张玉,
他深知商行这事儿一出来,
上上下下的诸多人就已然站在了深渊边缘。
今日更是直接挑明了,商行就是变革的开端,这怎能不让他心生畏惧?
陆云逸背负着双手,站在驿站门口,
望着渐行渐远的诸多军卒以及吏员,眼窝深邃,眼神中透着难以捉摸,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张玉,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朝廷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商行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行动。
只不过,商行的真正目的只有宫中的陛下、太子,还有都督府的几位大人知晓。
至于其他人,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但只要商行一日不开业,就会有人被蒙在鼓里,就会有人心存侥幸。
趁着陛下还在世,有些路若不去试一下,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可是大人,应天乃天子脚下,
做事相对容易一些,乡野田间的百姓对朝廷并不抵触。
但若是再远一些的地方,
朝廷的政令早就被那些乡绅势力扭曲得不成样子,好事也都变成了坏事。
朝廷想要深入到乡里田间,谈何容易啊。”
“不要害怕,困难摆在眼前,一个一个去克服就行了。
你是聪明人,能看到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困难,
但这世上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点,这就足够了。”
陆云逸抬起头,看向即将消失在视线尽头的一行人,说道:
“看看他们,朝气蓬勃,就算有困难他们也毫不畏惧。
以往我对无为而治、中庸之道十分推崇。
那时我远在北疆庆州,关外小城。
一会儿归属元人,一会儿归属明人。
即便如此,想要吃饱肚子也不是难事。
曾经我以为大明的村落要比那好上不少,至少在朝廷的治理下,能有个基本保障。
但在云南宜良县,我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一个村子不过千百人,竟然有三成佃农,还有三成依附于乡绅士绅过活。
整个村子的人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常态,
一旦发生动乱,这些人连十天都活不下去。
那时我才猛然惊觉,中庸之道不行,朝廷也不能无为而治,得出重拳干事啊。”
说到这儿,陆云逸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了过去:
“上次给你的应天地图,你记下了吧。”
原本有些呆愣的张玉连忙点头:
“记下了。”
“其实与地图一同拿来的,还有应天周边村庄的一些情况。
比在宜良县所见的还要糟糕,一个村落里四五成是佃农是常有的事,一个员外占据大半土地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甚至有那么两成的村落,
不知道朝廷在哪里,当然也不知道应天城在哪儿,
更不知道应天城已经重修了,
因为在故元的时候,他们就从未见过应天城。”
“还,还有这种事?”
张玉面露震惊之色,连忙翻看手中的册子,
越看,他的瞳孔收缩得越厉害,浑身也越发冰冷。
过了许久,张玉才抿了抿嘴,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
“大人,属下曾是故元的官员,去过几次乡下,
怎么现在看来,大明与故元的村落,似乎都差不多。”
“道路不通、交通不便、信息不畅,
村子里的人和城里的人,就像是被关在两个不同鸡笼里的鸡。
你不知道我的事,我不知道你的事。
朝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命人绘制鱼鳞黄册,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城池周边的村落还有些了解,
但再远一些的地方,那就全凭下乡的吏员胡编乱造,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啊,商行是个好东西,自行车也是个好东西。
若是运用得当,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将远超先朝,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件事,陛下看得明白,太子也看得明白。
而且,此事若不趁着陛下还活着抓紧去办,
就算等太子殿下继位,这事儿也办不成了。”
张玉忽然觉得喉咙干涩,事情已经说到这个地步,
最后商行由谁来掌控已经不重要了,那些福利待遇同样如此。
陛下活着的时候,一切或许都能保留。
但若是没有做出足够大的成绩,
等陛下驾崩,一切都将灰飞烟灭、化为乌有,
到时候再谈什么福利待遇,那就是空中楼阁。
现实很残酷,但张玉知道,这话有道理。
朝廷也是这么做的,
这些年来大兴土木,新修城池,修建水渠、水坝,朝廷用的都是不要钱的军卒。
若这些工程不在立国初期玩命修建,
等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地和人都成了各地员外老爷的,
还怎么修?朝廷怎么负担得起?
至少,在故元朝廷做官时,一些水渠和城池早就需要修缮了,
但一直拖着,怎么也修不了。
只因成本太高,而且土地还是当地权贵的,仅仅是协调用地就要耗费不知多少精力。
这些事,张玉都是亲眼见过,也深有体会。
不知为何,他忽然涌起了一丝丝激动,
那是一种参与大事的亢奋,让他拳头紧握,身躯微微战栗!
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轻雪如!
前半生蹉跎,碌碌无为;后半生奋起,熠熠生辉!
张玉上前一步,拱手抱拳:
“大人,此事张玉定当竭尽全力!”
陆云逸转过身,接过他手中的文书,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用这么紧张,还没到真正拼命的时候,交给你一个任务。”
“大人请讲!”
“不论是下乡,还是事后的交易,
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参与其中,有百姓、吏员、官员。
你需要做的,是找出其中的精干之辈,暗中记录下来。
想要办成这件事,需要有足够多志同道合的人。
仅凭都督府和工部远远不够。”
张玉明白他的意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拱手抱拳:
“是,还请大人放心,张玉明白!”
“好了,眼前的事儿就这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是打过仗的将领,
面对困难和阻碍时,要从容一些,本将相信你能做好。”
“是!”
陆云逸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早就等在一旁的冯云方,问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