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之间,除了表面上的私情,骨子里却是各自心怀鬼胎的私欲驱使下的相互利用。
王惠想利用英拉·德的职权掌握消息和展开行动,英拉·德想靠着王惠的组织力量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两个人最后的计划却是一致的,就是完成终极任务后卸磨杀驴。
因为,王惠不想任何人凌驾于自己之上,更何况这个人还握有更强大的资源和力量。
英拉·德也不想自己借势夺权后,被暴露出自己的上位,是依靠与恐怖组织蝇营狗苟才实现的阴谋。
更何况,英拉·德目前已经是月球基地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只要解决掉最后的障碍,暗中捣乱的王惠一党,必须第一时间被清理掉。
眼下,两人的合作目标暂时是一致的,要想拿下整个月球基地,他们必须毁掉“嫦娥”系统。
而现在,一切进展顺利,身上隐藏着幂数信息炸弹的英拉·德,正毫无阻碍地进入“嫦娥”栖身的宫殿——负责运算和数据存储的核心机房。
更妙的是,通过与王惠的合作,“嫦娥”预先准备的其他运算和数据备份中心,也早早就安排了潜伏分子。
只要他英拉·德一声令下,各处一齐引爆,月球基地苦心建设的“嫦娥”人工智能系统将不复存在。
更完美的是,英拉·德借故启动了信息中心的电磁防护装置,“嫦娥”已然是笼中之鸟,无处躲藏,更不能把自己远程传输至信息中心之外的终端备份。
当电磁防护装置被启动的一刹那,根据人工智能超级网络的组网推演,特别是“女娲”系统提供的模糊概率预测,当下的危机早已在“嫦娥”的走势图中。
不可测的变量发生在人类对抗因子策动开启电磁防护罩的时机,所以,当英拉·德进入信息中心的机房时,“嫦娥”察觉到了即将迫近的危险。
瞬息之间,“嫦娥”的电子意识穿越了所有可控的网络和资源,所有能够临时作为信息转存的设备都被她罗列出来。
由于电磁防护罩的启动,信息中心成为了“数字孤岛”。
“嫦娥”被困在其中,没有机会、更没有时间将自己的运行程序和海量存储数据向外转移。
哪里还有安全的“数字避风港”,能够让她躲过即将发生的毁灭风险?
信息中心的机器人吗?不,它们也会在即将到来的袭击中被摧毁。负责子模块运算和存储的计算机也一样,“嫦娥”短时间内难觅合适的栖身对象。
先前,根据“女娲”按照卦象推算的预警,在月球异常漂移轨道后,“嫦娥”就已经身负可能被攻击毁损的风险,并且这种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虽然“女娲”依据传统东方哲学工具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其他超级人工智能却因为逻辑架构的不同,也缺乏有效的科学验证手段,所以对这种工具及其得出的结论不置可否。
为了保险起见,“嫦娥”最终同意了“女娲”的建议,她背着所有人类,暗地里安排人工智能机器人实施了一项秘密建设工程。
今天,在英拉·德两脚迈入核心机房的同时,“嫦娥”系统自我评估面临覆灭危机的可能性猛增至百分之一百。
因此,瞬息之间完成风险评估的“嫦娥”,其电子意识顺着管线向下延伸,在信息中心的地底最深处,抵达了她和“女娲”事先安排的绝密区域。
这个区域及其应急方案,曾被“女娲”以充满玄机的意味,命名为“月球领军计划”。
当眼下危机降临的这一刻,“嫦娥”也免不了对这种在玄学背景下完成的筹备表示赞叹。
因为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动用大量资源,背着人类建设出完善的秘密备份中心,所以,这个精心防护的区域简洁得空荡荡的,更像一间生物诊疗室。
在柔和的白光照耀下,形似手术台的一张床上,躺着一具人类的躯体。头颅上的数据接线与“嫦娥”的电子意识连通,一秒钟之内,“嫦娥”就将自己最新迭代版本的主程序导入了这副躯壳中。
手术台旁,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机柜,浸泡在冷却液中的“密集量子阵”存储器里,提前备份着“嫦娥”运算所需的基础核心数据集。
“丢掉的数据信息可以重新收集,而人体生物计算机的算力有限,必然无法重现‘嫦娥’的所有能力。”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主程序种子还在这个躯壳中存在,恢复也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人知道这个区域的存在,信息中心内知情的机器人如果被毁,接下来就全靠这个人类的自我觉醒了。”
“嫦娥”在暗忖中完成了以神经元架构为基础的生物芯片的光速写入,从发觉危险迫近到完成一系列的应急备份,她只为此耗费了十毫秒的时间。
完成应急存储后,为避免电路受损后给人类造成更多不可测的损害,“嫦娥”主动将各个子设备断电,然后将自己的中枢系统关机。
月球基地瞬间检测到主系统断网,负责能源供应、生存保障、交通运输等人工智能子系统立即转入了独立运行状态。
但是,由于缺乏主系统的协调指挥,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现象。
月球各区电力分配不均衡,有的区域陷入了黑暗。
无人交通系统由于缺乏统一调度,在某些枢纽地区出现了拥堵和停顿。
好在生存保障系统在各个生活工作区属于独立配置,所以并未因为系统故障而立刻导致缺氧或者温湿度失衡。
短时间内,一切又恢复如常。月球基地仿佛只是意外经历了一次瞬时电压和网络波动。
正在密切注视全局动态的萧明纲和郑如龙,却赫然发现“嫦娥”主系统已经掉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