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年一月中旬。

敌人来了。

来的时间比预想的要早一些。

在巴利湾外海巡逻的一艘挂着一面纵帆的十六人独木舟飞也似的划了回来。

“埃米尔,一共有十四艘船,大三角帆船九艘,大桨帆船五艘,看那旗号,基卢瓦有三艘大三角帆船、两艘大桨帆船,桑给岛、奔巴岛、蒙巴萨各有两艘大三角帆船、一艘桨帆船”

“这么说这次是基卢瓦领头?”

朱文玉自言自语道。

“苏阿拉拉刚刚升到苏丹总督辖区不久,基卢瓦苏丹穆拉德显然了解我的实力,他应该知道光凭这些船只是无法战胜我的”

“但他还是来了,肯定有他不得不出动的原因,一定是大明舰队已经到了马林迪,估计他们知道了东非沿海国家的真正局势,于是向其许诺前往泉州贸易,而明军则会在马林迪的带领下随后而来”

“幸亏我早一步将父亲他们迁到这里了,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眼下他在苏阿拉拉与纳马基亚之间的海岸安排了多艘巡逻船,一旦明军船队真的在马林迪的带领下来了,他也能提前知道。

就算巡逻船被敌船堵住了,他们也能靠岸后通过陆上将消息传来。

在过去的半年内他并没有继续建造大货船,而是一气建造了两艘战舰,分别命名为“马南巴胡号”、“马南布卢号”,刚刚完成海试,当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立即下令全体出动。

为了应付这次危机,他在纳马基亚布置了两百人,在苏阿拉拉布置了三百人,在马尼亚布置了两百人,剩下的人全部当成战斗兵、炮手布置在四艘战舰上。

他让林海旺在纳马基亚主持大局,让雅各布、加拉万、布迪、叶海亚分别担任四艘战舰的舰长,自己待在雅各布的新船“马南巴胡号”上统一指挥。

他的战舰长约四十米,以前却只布置了每侧四门火炮,实际上还预留了两个炮位,当下自然将其全部用上来了。

具体布置是:

当中两门新出的八百斤重炮,两侧还是各两门五百斤短管火炮。

马达加斯加的南纬十度以南常年盛行东南信风,对于苏文玉的船队来说驶离苏阿拉拉时是顺风,苏阿拉拉所在的巴利湾纵深约莫三十里,当其驶入该湾的中间位置时,敌人的五艘五艘大桨帆船顿时清晰地跃入眼帘!

马林迪这么做显然也是有考量的,他们的大三角帆船自然也可以利用东南侧风驶入巴利湾,但灵活性显然不如从苏阿拉拉开出来的顺风船队。

但桨帆船就不会受到这个困扰了,桨帆船上挂的都是纵帆,可以很快地调整帆位,再加上船桨加持,机动性完全不亚于处于顺风位置的大三角帆船。

或许阿尔卡萨辛附近的战斗提醒了穆拉德,他将五艘大桨帆船聚在一起,以齐头并进的形式直直地朝着湾底驶来。

大桨帆船的长度与朱文玉的战舰差不多,中层甲板每一侧密布着桨位,每一根长达八米的船桨有两到三个黑奴操控。

按说桨帆船在赤道附近最为合适,但朱文玉除了自家以前就有的两艘,并没有新建或者购买这类船只,原因也很简单。

身强力壮的黑奴实在太贵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由于船桨太长,加上带起的涌浪很大,两艘桨帆船之间的距离就不能太近,在望远镜里他目测至少有二十米。

与敌人一样,当四艘战舰驶离港口进入巴利湾后它们也是排着齐头并进的姿态。

“打出旗号,从敌船缝隙里钻过去!”

巴利湾恰好是南北走向,此时四艘战舰上面的四面大三角帆全部张满,如此一来,船只就会略微向右侧倾斜,但速度却极快。

而对面的大桨帆船此时却放下了全部的风帆,只用船桨继续向前行驶。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桨帆船由于是划桨前行,又是在相对风平浪静的海湾,船身几乎没有倾斜,你可以想象后世划龙舟的景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