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的旧陵,因为荒废多年,此地已是一片荒芜,京师百姓都叫做景泰洼。
而其实外出选地的李腾芳是给了六个“美地”的选择,而朱由校之所以选择朱祁钰的旧陵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省钱。
并非是想一味的还原历史,而是他的选择往往和历史选择相差无几,毕竟古人真傻不到哪去,以朝廷户部太仓银库缺钱的程度,省钱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工部给出的报价和三大殿一样离谱,开出了三百万的修葺报价。
所以朱由校同意了地,却不同意工部的修葺方案。
三百万再添个百来万都足够从零开始修一座差不多的陵墓了!
又不是谁都是神庙那种,神庙那是活的久,导致陵墓越修越大,越修花钱越多。
现成的景皇帝旧陵,修葺一下要花三百万,搁谁谁受得了?
此时见对方再提起,朱由校便问道:“节慎库可担此力否?”
王佐瞬间回道:“节慎库今年漕运未及,便是漕运如常,以节慎库之入,也担不起如此款项,当请发内帑。”
朱由校没有回答王佐的话,转头问向户部:“太仓银库如何?”
李汝华苦着脸道:“万岁,光庙乃先帝!风光大葬不可令人轻视,而今先帝梓宫还在白虎殿,万岁日日拜蔼,孝子之心日月可鉴,当发内帑建之。”
李汝华的话就很明显了,不是吧万岁,那是你爹啊!怎么就盯着户部了?!这你都不愿意掏内帑吗?
朱由校却始终平静。
他当然是愿意给钱的,说白了这种事情是刷孝名用的,能涨声望的,花钱他自然不会心疼。
但问题是工部的离谱报价,又让他觉得自己如果同意了,是妥妥的冤大头。
是以,犹豫了一下,他道:“先前先考曾言辽东之事不平,陵墓修建当缓之。所以此事朕需要想想,工部还有何事?”
眼见两件事无一件事能成,万岁还要拖,王佐也无奈了,道:“臣下无事言奏了。”
朱由校便看向兵部,这才是重头戏。
“黄卿,到你了。”
黄嘉善旋即起身,躬身拿出了准备好的奏疏。
“请万岁御览。”
朱由校眼色示意,刘时敏当即快步下去接过奏疏,然后呈上来给朱由校。
奏疏的内容很长,是户部和兵部联袂上表。
谈及的是目前最严重的欠饷问题。
是的,当下已经开始欠饷了。
甚至不是从当下开始,从万历三十八年就开始了。
从万历三十八年到现在,十年时间,一共还欠了九边饷银两百八十一万九千二百七十七两!
黄嘉善在朱由校看奏疏时,已经开口陈述道:“自万历三十八年至今,十年矣。蒙神庙遗诏,发百万内帑犒边,现蓟州镇余欠饷一千八百九十一两;宣府镇欠二十六万四千四百五十四两;大同镇最多,为一百六十余七千九十五万两;山西镇为二十八万八千五百六十九……”
朱由校捏着眉头打断了黄嘉善的话,道:“朕尝闻,神庙驾崩,先考奉遗诏发了一百万。”
黄嘉善道:“臣方才也说……”
朱由校道:“可,朕又闻先考于八月二十四日,下谕再发一百万内帑于户部,充辽响。”
朱由校目光冷了起来。
他看向黄嘉善、李汝华二人。
“这才多久?又请发内帑?”
两百万内帑中间几乎没有间隔就发下去了,眼下不到一旬,不对,甚至自己即位后就开始索要了。
这都不能以过分来说了,严重点说,这是在欺负孤儿!在吃皇帝的绝户!
是,神庙留下的内帑遗产确实不少。
但是这一百万一百万的索取,那边工部更是狮子大开口两千万,三五百万的要……
神庙就是给他留了一个亿,就都不够这些大臣给分的!
何况,神庙的遗产——内帑也不过留给他一千万左右,连给工部修三大殿都不够。
朱由校都觉得是神庙太过吝啬,以及光庙即位后太过大方,导致外廷重臣们都觉得内帑是个香饽饽,都想趁着他刚即位不了解情况争先过来霸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