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是北魏大地上流传的一句民谣,说出了南北朝时期最大的传奇。
北魏内斗的时候,梁朝在萧衍的治理下,过上了相对太平的日子。直到北魏胡太后重新掌权,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萧衍才又动了起来,这一动就动出了个绝世名将。
陈庆之,是现在江苏宜兴人,地道的江南人。现在一说江苏人,那都是有钱人,幸福感满满。南朝时,不是这样。
从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江南地区就开始有了地域等级。北方来的人上等,世家豪门都在此列;江南本地人下等。后来刘裕代晋立宋,萧道成代宋立齐,萧衍代齐立梁,江北人起来了,他们在以前的基础上,把江北人列为二等,江南人成了最下等。
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出身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绝望。
陈庆之,地道的江南人,还是江南人里的穷人,所以从小就去大户人家做下人了。不过他运气好,这个大户人家的主人,后来当了皇帝,他就是萧衍。陈庆之作为府里的老人,也鸡犬升天,当上了萧衍的主书,就是个管书的。
陈庆之有抱负,在萧府学了些本事,最厉害的就是下围棋,靠着下棋,他成了萧衍的心腹。当下很多人喜欢投领导所好,陪打球、陪跑步、陪练字,都是一个意思。
萧衍喜欢下棋,而且是痴迷,经常通宵达旦的下,府里人都下崩溃了,晚上得睡觉啊,陪不住。陈庆之可以,随叫随到,只要萧衍不说停,他就能一直下。古代人把下棋当成谋略,棋书当成兵书,在下棋中陈庆之的能力不断增强,萧衍也看出来这个下人有两下子。
陈庆之成为主书后,知道身份低下,只能靠军功博取前程,他散尽钱财,结交豪杰,盼着能被重用。但事与愿违,萧衍知道他行,但始终没用他。
史书记载陈庆之,不喜欢穿好衣服,不喜欢音乐,射箭连木片都射不穿,骑马也不是强项。没办法,他毕竟是下人出身,这些东西他玩不来。但他有勇气,有毅力,坐了二十年冷板凳,硬是没泄气。
元法僧的投降,给了陈庆之机会。这个时候的萧梁,韦睿等名将都死了,正是青黄不接之际,萧衍需要个有实力的人接收徐州,陈庆之出山了,这一年他41岁。
武威将军,是陈庆之的第一个名头,他跟着二皇子萧综接收彭城。回来后又改封宣猛将军、文德主帅,护送萧综入主徐州。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法僧的投降,让北魏气的不行,派了两个王爷带兵杀了过来,先锋是北魏大将丘大千。
活该丘大千倒霉,遇上刚出山的陈庆之,这边还没安顿好,陈庆之带着人就杀过来了,北魏军一触即溃。可惜后来萧综叛逃,让这场胜利烟消云散。
第一次上战场,萧衍对陈庆之的表现很满意,这个陪他下了几十年围棋的小子,还是可以的。
第二年,元树挂帅去攻打寿春,萧衍让陈庆之假节,负责兵事。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不直接让陈庆之挂帅呢?一来他就打了一次,威望不足;二来元树是北魏投降来的,萧衍对投降的都重用,他又是王爷出身,不挂帅不合适。
寿阳是萧衍朝思暮想了二十年要得到的地方,以前用过很多办法,损失惨重没成功,陈庆之帮他搞定。
进攻是陈庆之最大的战术,在这战术下,寿阳城投降,梁军趁胜,拿下五十二座城池,俘获男女七万五千人。此后,陈庆之转任东宫直阁,赐关中侯,总算混了个身份。
看陈庆之这么能打,萧衍沉寂的心彻底迸发了。他又让陈庆之假节,跟着大军打涡阳。涡阳是淮北重镇,北魏不想丢,让常山王元昭率五万人前去增援。
梁军毕竟很久没打硬仗了,将军们又都瞧不起下人出身的陈庆之,软抵抗,说要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就是不敢打。
陈庆之决定给他们上一课,晚上他带两百人,就去魏军大营,左右突杀,无人能挡,但毕竟人少,又退回来了。这一次出击,不但把魏军搞懵了,梁军也都吸了口气,心道这陈庆之还有有两下子的。
元昭怕了陈庆之,就修了九座营垒,慢慢和梁军耗着,想着等天冷了,梁军就撤了。这一耗真就到冬天,梁军将领避开陈庆之商量着要回去过年,商量完就要收拾东西,结果发现陈庆之手持符节立于军门。
“我有皇帝密诏,持节督军,有人要跑可以,头留下,脚跑”这些将军虽然出身名门,但也不敢对抗萧衍的权威,索性撂挑子不干了,你陈庆之行,你来。
陈庆之来了,他集合部队,又是夜袭。魏军打了一年,放松了警惕,没成想梁军敢夜袭,连丢了四座营垒,守将王纬吓傻掉了,这防不住啊,直接投降。陈庆之用降兵打头阵,鼓噪前行,一晚上涡阳易主。
涡阳入手,江淮地区就尽数归梁,萧衍一高兴亲自表扬陈庆之,说他出身是低了点,但风云际会,取得如此成就,也是大丈夫啊。这是告诉那些大族,陈庆之现在和你们一样了。
连续两次大胜,加上北魏内部分裂,南朝的世家们闻到了北方土地的香味,北伐呼声高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