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雷军不造车了?

造车?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如果换作旁人,雷军可以直接这样强硬三连回绝,都不带犹豫的。

可对方是陈默,那就不由得他不重视,但即便重视,他也想不明白造手机和造车之间有什么关联性。总不能仅仅因为两者首字相同吧?

雷军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紧,目光仍注视着前方看似笔直实则起伏的道路,

“我说你上个月满世界飞,以前投资车载玻璃,现在又投资动力电池、电控系统、车机等等,几乎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投了个遍……”

他顿了顿,语气渐沉,“小默啊,你产业化布局赌未来,战略上没啥问题.可造车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你应该清楚,比造手机挑战性大多了,手机想要入门还好少则数亿,多则十数亿就能攒出一台手机投入市场。

可造车不一样,尤其还是新能源车。虽然我不太了解具体细节,但其涉及的工艺和技术极其复杂。如果想造车,起码得上百亿起步,谈何容易?

不说别的,这台特斯拉卖多少钱?”

“近百万。”

“你这车充电在哪冲?”

“我公司车位就有充电桩。”

“是你有,还是所有车主都有.”

看陈默卡壳,雷军脸上泛起微笑,继续说道,“即便特斯拉为所有车主提供安装充电桩的服务,出门呢?长途呢?

就像手机一样,有没有续航焦虑,充电网络在哪里?配套维修的四儿子店又在哪里?总不能出事故换件,要返到国外换件吧?一来一回时间单位得按月论,所以新能源车的整体市场远未成熟。

一款电车,上百万,你觉得特斯拉在国内销量会好么?充其量有钱人猎奇的玩具罢了。

现在谈造车,还为时尚早”

姜还是老的辣,雷军看问题一针见血,如果陈默没记错,特斯拉要不是后来在沪市建厂,也不一定能挺到后面的柳暗明。

人家说的在理,陈默点头,“确实,短期确实不容乐观。”

“所以啊,现在造车的原因,看似有无限想象的前景和内在的无限诱惑,但蕴藏其中的风险也是无限的。

小米现在all in手机和智能家居,看似局势明朗,实际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我们在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下一步就要冲击高端。而且,头顶还有苹果和三星两座大山尚未搬倒,这才是小米要干的事!

手机和智能家居就让我疲于应对,更何况规模十倍于手机行业的造车?

虽然我被誉为互联网劳模,你小子还是饶了我这身子骨吧。”

“那以后呢?”

雷军想了想,说了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车内一时静默,唯有音乐之声广播台播放的音乐在车里流淌。

陈默面色如常,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本来来之前他计划是,让彼岸跟小米的合作,彼岸负责软件,包括雷达探测、场景引擎、智能驾驶系统、软件生态融合、车端大模型等等,继续卖铲子。

小米负责硬件,建工厂,引进流水线,把什么电驱、电池、大压铸都搞起来

届时软硬结合,双剑合璧,砸进去数百亿投资研发制造出搭载彼岸系软件的小米su7,跟外国马的特斯拉,国内即将冒头的蔚小理、遥遥领先、下周回国、一众ppt车企等新势力,正面battle一下。

结果这下倒好,现在雷军告诉自己,竟然说他不造车了?!

你小子不造车,那我心心念念的那辆编号为0的创始版小米su7——那标志性的‘mi’字logo,男女老少通杀的外形,出色的动力,不到30万的售价

岂不是要永远停留在脑海中的yy阶段

这一切都要化为泡影?

陈默望着窗外飞逝的霓虹,仿佛看到那辆本该在2024年惊艳亮相的su7,正化作点点星光,逐渐消散在夜色中。

这一回陈默没有像当初刚入职小米那样给他画饼,讲述新能源车的市场前景多么广阔,达到万亿级别市场。

陈默知道以前之所以画饼成功,是因为当时雷军就想做手机愿者上钩,那个时候自己属于顺势而为。

现在局面跟当初可不一样,别看雷军表面和和蔼蔼,客客气气一副很好说话,老好人的模样,其实心里的主意正着呢,对方商海浮沉多年,啥饼没吃过,如果他不想考虑这方面,你就是把饼画的遮天蔽日也没有用。

就是因为了解他,陈默没有继续做无用功,就像刚才雷军说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陈默没有继续说话,但雷军倒是有些好奇,

“刚才听小默你的意思,难道长期你就看好特斯拉或者说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么?”

“至于特斯拉,短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长期还是很有潜力的,如果让国外这匹马学会你们小米的招数,未尝不能成为汽车界的苹果”

“哦?对这个马斯克你的评价这么高?”

听到雷军的话语,陈默脑海却思索之前让人查的有关特斯拉和马斯克的信息。

其实特斯拉在去年才进入华夏市场,当时只是属于内部试验和试水阶段。

到了今年初才陆续通过车展打开些许名气。

但这不是说特斯拉这两年才成立,而是早在03年就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创立。

第二年,马斯克看好这个方向以650万美元领投a轮融资,同时以投资人的身份加入董事会并成为董事长。

研发三年,2006年发布首款电动车roadster,又过两年才开始交付,售价10.9万美元,成为全球首款量产高性能电动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