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再卓越,他的技艺不也是从朕的儿子那里学来的吗?
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搁置少监的职务,其职责由其他官员分担。
等阎立本学成归来,再让他重拾旧职。
阎立本辞官向李祐求艺之事,在长安城内引起了轰动。
文人墨客们纷纷将其视为佳话,称赞阎立本的求知若渴,同时也对李祐出神入化的画技赞誉有加。
借着这股热潮,李祐的过往事迹也被重新挖掘,特别是他以诗劝说魏征回朝任职的故事,更被编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于民间。
这位智慧的少年王爷,与胸怀宽广的名臣魏征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朝廷的光辉形象,堪比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成为流传后世的佳话。
李祐也因此在民间被誉为贤王,百姓深信,有如此贤明的王在,朝廷必不乏贤臣,人民便能安居乐业。
在李世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字经》成功成为启蒙教育的必备读物,深受儒家学者喜爱,也极大地肯定了李祐在文学上的成就。
曾经那个给长安带来麻烦的荒唐王爷,如今变成了备受称赞的贤王,声望高居众皇子之首,连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自愧不如。
“王爷,这是太常卿韦挺大人的请柬,邀请您前往府上参加宴席。”侍卫恭敬地禀告。
手中握着韦挺亲笔书写的邀请函,递给李祐。
我去,这是老丈人请我吃饭哪!
如今的本王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浑蛋和废物,虽然偶尔耍赖,但如此出色的姑娘当然是为本王量身定制的。
前任身体里的那个渣滓,根本不配。
因此,李祐对韦挺拖延至今表示由衷的感激。
韦挺身为太常卿,白天公务繁忙,而李祐也需要指导阎立本绘画,故晚宴安排在了夜晚。
当夜,李祐精心打扮,精神焕发,锦袍更显英气,加之近期的刻意锻炼,他的体魄更为健硕,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翩翩贵公子的气质。
“微臣见过齐王殿下。”韦挺向李祐鞠躬行礼。
尽管他是李祐的岳父,但对方毕竟是王爵,礼节不可废。
韦挺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韦大人多礼了,今日并非朝会,而是私人聚会。”
李祐回礼,笑道:“您是长辈,理应由李祐向您行礼才是。”
在老丈人面前当然要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这还用说吗?
否则如何能有机会见到未来的妻子呢?
韦挺满意地点点头,对李祐的表现赞不绝口,他的礼貌举止并未因齐王的身份而傲慢张扬,看来那些关于他的传言并不准确,这位齐王确实有着贤明之姿。
“既然如此,老夫就失礼了,李祐贤侄,请入席吧。”
韦挺笑容满面,与李祐一同步入府邸。
唐代的人们懂得享受生活,崇尚浪漫,宴会通常不在室内举办,以免被认为缺乏品味。
为此,就连李世民也曾大兴土木,修建了至今仍为人称颂的大唐芙蓉园,堪称皇家园林之首,历史上的美名流传不衰。
韦挺也不例外,他在花园中摆设宴席,伴有歌舞助兴,一边品尝佳肴,一边畅谈,一顿饭下来,他对李祐的满意度飙升。
尽管李祐的学识尚浅,但他的谦逊大度以及那份文人士大夫的气质,都令韦挺深感满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