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房玄龄的三份工资

风起云涌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局势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迫切需要一位具有无畏勇气、敢于闯荡和实干的皇帝来引领众人,开创一番新的局面。

新皇的人选迟迟没有落定。

朱明不得不将所有皇帝聚集在一起商议。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众人将目光放在洪武朱棣身上。

历史可以证明,朱棣敢打敢拼,英勇善战。

建立了永乐盛世。

并且早早就接触了后世的一些东西,对于各种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

“父皇,儿臣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帝啊!我的乐趣在于征战沙场,对于治理国家之事,实在提不起兴致。”洪武朱棣苦着脸向老朱哀求道。

老朱听闻此言,顿时气急败坏,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了洪武朱棣的屁股上,怒吼道:“让你做皇帝那是看得起你,别人求都求不来这样的机会!”

洪武朱棣见状,赶忙指向挂在墙上的照片中的建文朱棣和永乐朱棣,试图转移老朱的注意力:“父皇,您看,不如从他们二人之中挑选一位吧。毕竟他们都曾有过当皇帝的经验,想必能够更快上手处理国事。”

谁知话音未落,迎接朱棣的便是老朱扔过来的一只鞋底子。

建文朱棣和永乐朱棣并非老朱的亲生骨肉,若要对他们动手,老朱多少还有些不自在。

眼前的洪武朱棣乃是自己的亲生子,正所谓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

就这样,在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打骂过后,十几分钟过去了。

老朱终于停下了手,心满意足地换上了另一双鞋子,然后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房间。

一直在门外等候的朱明赶紧走进屋内查看情况。只见此时的洪武朱棣虽然脸上看不出明显的伤痕,但浑身上下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鞋印。

他正躺在地上,一边痛苦地哀嚎着。

“怎么样啊,还能不能站起来?”

洪武朱棣眼见着老朱的身影渐行渐远,立马像个泥鳅似的,迅速而麻利地从地上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嘿嘿笑道:“嘿嘿嘿,好在本殿下机智过人!每次见父皇,我就特意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厚厚的内甲,要不然,刚刚那几下可真够受的。”

一旁的朱明听到这话,不由得眼皮猛地一跳,看来这朱棣果真是久经沙场、饱受老朱鞋底“锤炼”之人,连这般应对之法都想得出来。

想到此处,朱明不禁摇了摇头,笑着开口说道:“我看啊,咱们是不是该把老朱给叫回来呢?”

话音未落,洪武朱棣便如惊弓之鸟一般,连忙伸出双手,急切地摆手示意道:“千万别!千万别!我都已经应下此事了。只不过嘛……我也只是答应先干上个几年而已,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再重新挑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了。”

朱明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嗯,倒也是这个理儿。”

朱棣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拉住朱明的胳膊,可怜巴巴地哀求道:“朱哥啊,您可得帮小弟一把才行啊!说实话,对于如何当好这皇帝,我可是一丁点儿经验都没有!”

见朱棣说得如此诚恳,朱明赶忙点了点头,宽慰道:“好说好说,你放心便是,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就是。”

回到大龙王朝,内阁里一片繁忙景象。

只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正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文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众人抬头望去,原来是朱明面带笑容,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

看到朱明的身影,房玄龄等人心中不禁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每次朱明高兴而来,他们的工作量就会增加不少。

还没等他们站起身来迎接,朱明就快走两步来到近前,热情地说道:“老房啊,不必如此客气!近来忙不忙?”

武德年间的房玄龄轻轻一笑,回答道:“陛下,之前我们可真是 007工作制啊,整日忙碌不停。不过好在如今有不少年轻有为的官员加入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物。微臣打算与他们做好交接工作,然后返回武德。离家已久,恐怕那院子里都长满杂草了。”

朱明听后,嘿嘿一笑,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说:“莫急莫急嘛!想必您也知道最近发生的大事,小朱棣那边需要有人帮忙,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你们几位经验丰富,所以想请你们过去帮衬一二。待那边的事务处理妥当,你们再回去各自的王朝如何?”

听到这话,武德房玄龄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原本计划好的归乡之旅这下怕是要泡汤了。

房玄龄深深地叹息着,那沉重的气息仿佛承载了他心中无尽的疲惫和感慨。

曾经,他心怀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对自身的怀才不遇充满了愤懑与不满。

时过境迁,如今深受重用,发现跟自己想象的有点不太一样。

开始的时候非常激动,觉得终于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却发现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得不继续苦学。

如今倒是适应了,只是有点麻木,各种会议不断,每天累的跟狗似得。

家中的母老虎还天天抱怨。

朱明急匆匆地开口道:“房兄大可放心!你在武德王朝的那处院子,小弟我一直拜托老李帮忙精心照料呢。不仅如此,那边还给你保留着一份薪资待遇。等你过去后,我这边自然也会照例给你开出一份工钱。再加上那边的酬劳,如此一来,你便能同时领取三份薪水,可实际只需承担一份工作的份量,这般好事,旁人怕是做梦都求之不得呀!”

听着朱明这番话,武德房玄龄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忍不住暗骂道:我踏么真是多谢你这份‘好意’!

一旁的杜如晦几次想要张嘴说些什么,但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只能无奈地摇着头,满脸苦笑。

其余众人则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

年轻而意气风发的朱棣坐在最上方。

来回的扭动,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身下的这把龙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仿佛有一种细微却又难以忽略的刺挠感。

除了朱棣,那些曾经前往大龙王朝协助的房玄龄、杜如晦和姚广孝等一众能臣谋士们,纷纷踏入朝堂,整齐地坐在下方摆放着的办公椅上。

他们神情严肃,目光交汇间流露出对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思索。

所有人坐下之后,朱棣便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接下来有什么发展计划?”

房玄龄等人轻车熟路,无非就是把前几年做过的事情,在做一遍。

细节上有些不同,大方向上都一样。

“臣以为,当前最主要的,还是借助其他朝代的力量,壮大自身的实力。”

“房大人说的不错,然后大力发展科技。”

“估计用不了几年时间,他们就能迎头赶上。”

“当然,经济方面也不能落下。”

一条条的建议,在朝堂上提出。

如今朱棣还年轻,领兵打仗的事情比较熟悉,其他方面就一般了。

不过,能够听取意见。

关键,还有老朱盯着。

若是做不好,老朱能从洪武大明过来一顿打。

朝廷发出不少针对列强的通告。

列强感觉受到挑衅,反应非常激烈。

在加上,约翰牛为代表的船队,被万朝联军狠狠收拾了一顿。

放在那个时代,犹如晴天霹雳,震惊整个世界。

所有人意识到,原来所谓的霸主,也是可以战胜的。

约翰牛为维护其霸主之位,肯定不会与朱棣和谈。

马上通过电报,联络分散在各地的船队。

聚集在一起。

要找朱棣的麻烦。

来势非常的凶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