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野菊花开得正艳,金黄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
他时而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时而加快脚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走了两天,他来到了一条宽阔的官道上。
来来往往的商旅络绎不绝,车轮碾压着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姜维紧了紧身上的行囊,加快了脚步,生怕耽误了入学考试的时间。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克服了种种困难。
有时,他会遇到热情的村民,为他提供简单的食物和住宿;有时,他只能在路边露宿,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和寒冷的夜风。
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求学的决心。
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他远远地望见了宛城的城墙。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城墙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边。
姜维心中一阵激动,加快了脚步,朝着城门走去。
进入城内,他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他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诸葛学堂的所在地。
学堂位于城南一处僻静的院落,门口挂着一块写有“诸葛学堂”四个大字的牌匾。
姜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走了进去。
院内,几名学子正在认真地读书。
见到姜维,他们纷纷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他。
姜维走到一名年长的学子面前,拱手行礼道:“这位,在下姜维,特来求学。”
那名学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可带了介绍信?”
姜维摇了摇头,说道:“在下没有介绍信,但对先生的学问仰慕已久,特来拜师求学。”
那名学子微微一笑,说道:“先生正在讲课,你且在此等候片刻。”
姜维点了点头,在一旁静静地等候。
不多时,一位身穿青衫的男子从学堂内走了出来。
他面容清瘦,目光炯炯,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你就是姜维?”男子问道。
“正是学生。”姜维连忙上前行礼。
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你既无介绍信,又无保人,如何证明你的学识?”
姜维沉吟片刻,说道:“学生愿以一篇策论,以表寸心。”
“好。”男子点了点头,命人取来笔墨纸砚。
姜维接过笔墨,略作沉吟,便开始挥毫泼墨。
他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很快便写完了一篇题为《论治国安邦之道》的策论。
男子接过策论,仔细阅读起来。他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
良久,他才放下策论,看着姜维,说道:“不错,你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可见你平时用心研读圣贤之书。”
姜维闻言,心中一喜。
男子接着说道:“既如此,你便随我入内,拜见先生吧。”
姜维连忙跟在男子身后,走进了学堂。
学堂内,诸葛志正襟危坐,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经义。
他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令人茅塞顿开。
姜维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这位便是姜维。”男子走到诸葛志面前,低声说道。
诸葛志抬起头,看了姜维一眼,问道:“你为何而来?”
“学生仰慕先生的学问,特来拜师求学。”姜维恭敬地回答。
诸葛志微微一笑,说道:“你既有此心,我便收你为徒。”
“谢先生!”姜维连忙跪下磕头。
“起来吧。”诸葛志说道,“从今日起,你便是我诸葛学堂的学生了。”
姜维站起身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从此开启新的篇章。
突然,学堂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