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堪外兰说道:“陛下,小人以为觉昌安最多能够四到五万之众。”
对于尼堪外兰的说法,大明的重臣们还是有些不相信的,在他们心目中,觉昌安不过是个小部落的首领,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尼堪外兰肯定是夸大的觉昌安的实力。
朱载坖召见完觉昌安之后,继续和戚继光商量起怎么收拾觉昌安了,为了便于戚继光陈述自己的意见,朱载坖专门将戚继光召到京师,令其专门向朱载坖和一众重臣面陈自己的方略。
戚继光认为,朱载坖之前的调动十余万大军的方案不太可行,首先就是辽东的情况无力支撑十多万大军连续作战,海运仅能抵达盖州、复州、金州等地,而且受到天气的制约,至少要等到化冻之后才行,而经由山海关陆路转运物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戚继光认为,大量征集诸镇的精锐,集中起来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各镇的战法可能都不相同,尤其是延绥、宁夏、固原等西北边镇的士卒,他们本来就是习惯于在西北作战的,辽东和西北的环境迥异,他们抵达辽东可能并不适应辽东的环境,反而不能发挥他们的战斗力出来。
而且戚继光还担心一点,从诸镇抽调的精锐,都是各地的精锐,在他们本镇都是横着走的,这些人聚拢到一起,恐怕并不会服从统帅,互相之前都是矛盾重重的,还不如以蓟镇新军为主力,抽调宣大精骑支援,方便统帅。
这样的话,戚继光认为就算是真如尼堪外兰所说的觉昌安有四五万之众,加上打来孙也不会超过八万人,戚继光率领的蓟镇和宣大援兵就有八万之众,辽东镇还是凑两万人,戚继光认为,对付他们两人足够了。
而且打来孙救觉昌安不可能倾尽部落全力的,戚继光认为就调发宣大蓟镇之兵就足矣了。
同时戚继光也提出了要求,就是现在就将宣大精骑调来蓟镇,和蓟镇新军合练,互相熟悉战法,在之后的作战中才能互相呼应。
朱载坖认为戚继光的想法是很正确的,但是内阁和兵部不同意现在就调动宣大的兵马,因为俺答毕竟还没有明确的消息,若是俺答这个时候进犯,那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首尾不能相顾了,所以一定要俺答那里有准确消息之后,再调动宣大之兵。
朱载坖于是下旨询问宣大总督曹邦辅现在和俺答的交涉进行的怎么样了。
现在曹邦辅已经将大明皇帝的赏赐送到了丰州板升,但是现在俺答内部还没有就此事达成一致,蒙古人内部就此事也是议论纷纷,从俺答的本意来说,毕竟这是大明皇帝第一次对他的奏疏有所反应,俺答当然是希望抓住机会和大明通贡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