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拿着设备清单,脑海中不断摹拟着设备的摆放布局。

“车床得放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方便原材料的进出。”他指着靠近卷帘门的一片区域说道,“这样可以减少搬运过程中的损耗。”

沈招娣和两姐妹点头赞同,沈招娣补充道:“铣床和磨床最好放在一起,便于加工流程的衔接。”

周子文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继续规划:“钻床可以放在那边的角落,不占太多空间,又能满足日常的钻孔需求。”

他们一边讨论,一边用粉笔在地面上标记出设备的大致位置。

陈巧依则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下每个设备的摆放尺寸和特殊要求。

厂房内逐渐热闹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即将开工的紧张与兴奋。

设备位置确定后,周子文开始着手设计地基和隔断。

他深知,一个稳固的地基对于高精度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他拿出绘图板,开始绘制详细的地基图纸。

沈招娣和陈巧依围在他的身边,好奇地观看。

“这个区域需要浇筑50厘米厚的混凝土基础,以承载车床的重量。”

周子文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区域说道,“铣床和磨床的基础可以稍薄一些,但也要确保平整度和稳定性。”

陈巧依问道:“那隔断呢?我们怎么划分工作区域?”

周子文思索片刻,答道:“我们可以用轻钢龙骨和石膏板做一个简单的隔断,将办公区和生产区分开。这样既能保证生产时的噪音不会影响到办公,又能合理利用空间。”

沈招娣兴奋地说:“对啊,我们还可以在隔断上开几个窗户,方便观察生产情况。”

周子文点头赞同,继续在图纸上标注出隔断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接下来的几天,周子文全身心投入到改造图纸的绘制中。

他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基础和隔断,还要规划水电线路的走向、通风系统的布局以及消防设施的设置。

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力求完美。

沈招娣和陈巧依也不闲着,她们负责将周子文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材料清单。

她们跑遍了周边的建材市场,对比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材料,从混凝土到钢材,从电线到水管,一一记录下价格和质量信息。

“这个品牌的钢材质量不错,但价格有点高。”

沈招娣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站到周子文面前,“我找到了另一个品牌的,质量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不少。”

周子文仔细看了看笔记,点头说道:“好,那就选这个。但记得要让供应商提供质量检测报告,我们不能在这方面省钱。”

陈巧依也拿着一份水电材料清单走过来,“我对比了几个商家的报价,这个水电改造包性价比最高,包括了所有我们需要的电线、水管、开关插座等,还提供安装服务。”

周子文满意地笑了,“你们做得很好,这些细节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确保改造后的厂房既实用又安全。”(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