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沫通过自己的散货途径,在全国各地搜罗那些有科技种子和想法的人,通过帮他们安顿家人,给他们投资的方式,将人网罗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一个她在海上发现的近海小岛。
这个小岛因为面积不够大,原住民并不多,秋沫为这里做了基础改造,将原住民和科研人员分开安置,原住民可以通过生产:种植和捕捞,来为科研人员和保护他们的人的日常生活资料,原住民也可以用科研人员研发出来的各种工具,提高自己种植和捕捞的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磕磕绊绊,双方居然合作的很是愉快。
等可用水力的多卷轴纺织机,低配版的水泥路在岛上铺满时,原住民已经过上了比内陆平民还要舒适的生活时,秋沫的商队已经开始向全国各地进发。
他们本来就是有多年行商经验的成熟商人,在各地都有着好的人脉资源,也对当地什么最容易改变,什么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了如指掌。
当三年后,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各种低端科技产物,商人们开始高价回收那些对自己之前所售卖产品改进的图纸和实物,不做这个回收,商队的各个领队还没想到,他们觉得不可能有收获的回收,居然差点儿掏空了他们的口袋。
那些或许本来不识字,就是最普通的老农、工匠,在有了启发后,能有那样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还有不少都还真是有效,令人刮目相看。
商队又增加了招募的工作,说自己主家招募有想象力、有动手能力的人,给出的安家银子,让这些人的家里人觉得,就是儿子/父亲就这样卖身了,也不值这么多,招募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领队回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秋沫则觉得这很正常,匠人,若不是做大【大匠】的水平,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而那些总有天马行空思想的手艺人,通常不被师傅喜欢。农民,就更不用说了,不把一身力气用在土地上,还总想着【偷懒】做什么工具来帮自己减轻劳动的,都不是好农民。
在秋沫海外小岛附近几个岛也渐渐住进了研究人员的时候,秋沫对女子的帮助,也已经开始了。
秋沫最先在南北中间的城镇开始建立纺织工厂,选在南北中间,一是考虑原材料和消费者都不能太远,还一个,就是要离传统的纺织产业聚集地要有一定的距离。
秋沫的纺织工厂只接收女工,就是护卫队的成员,也只接收有女眷在工厂做工的男人,当然每组护卫队里都有秋沫自己的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